情绪|拿得起问题,放得下情绪:全分类应对问题,真接受现实情绪

情绪|拿得起问题,放得下情绪:全分类应对问题,真接受现实情绪
本文图片

作为讲道理 , 估计谁都会说“拿得起放得下” , 不过这句话到底在说什么 , 如何真正理解这句话 , 怎么做到把道理变成行动指南 , 用来解决我们自身心理困惑 , 这才是有意义的 。
有人说 , 人活在就是解决一个事情后又出现另一个事情的过程 , 周而复始 , 无始无终 , 这句话真是智慧 , 揭示了最常识的现实 , 即没有岁月静好只有一地鸡毛 , 用《少有人走的路》开篇说法 , 是“人生困难重重” , 这是一个伟大的真理 。
所谓拿得起放得下 , 我们可以理解为拿得起解决问题能力 , 放得下解决情绪能力 , 也就是“两个能力建设” 。
也可以戏称为“两手都要抓 , 两手都要硬” , 一手抓现实问题的处理 , 一手抓心理问题的处理 , 前者就是事情 , 后者就是心情 , 由此也是一手抓事情 , 一手抓心情 。 当然习惯上 , 一般把问题视作现实问题的简称 , 心理问题则表述为情绪问题 。
上面说法一点也不新颖 , 看看管理者们 , 无不是这样处理问题的 。 “内练素质 , 外树形象” , 就是这个“两手抓”的另类说法 。
那么 , 如何抓好事情和心情呢?这就需要具体化技术 , 特点是可操作、可衡量、相关、时间总控 。
【情绪|拿得起问题,放得下情绪:全分类应对问题,真接受现实情绪】我们给出的技术是“全分类应对、真接受现实” , 遇到事情要用分类技术应对 , 随之而来心情要用接受现实技术应对 。
也就是说 , 事情发生之前要全分类各种可能 , 有相应处理方式 , 事情发生时要“对号入座”分类别处理问题 , 事情结束之后要真正接受现实唯一类别结果 , 处理情绪 。
为了好理解 , 我们以看待成败的视角 , 分作三个阶段 , 举例说明拿得起放得下 。
首先是拿得起成功 , 放得下失败 。 三国时期汉中之战非常著名 , 此战刘备蜀军击败曹操魏军 , 一举奠定蜀汉大好形势 。 可以认为刘备方采取了全分类思维 , 先是输了很多战斗 , 输了对策是输得起 , 改变策略 , “女子当运 , 男子当战” , 赢了对策是不骄傲 , 继续战斗 , 老将黄忠定军山下斩杀夏侯渊 , 激励继续战斗 , 最后持久战 , 对策有耐心 , 打消耗战 。
其次是拿得起失败 , 放得下成功 。 再看刘备夷陵之战的失败对策 , 举蜀汉全国之力进攻东吴失败 , 狼狈逃至白帝城 , 形势危急 , 此时刘备就此驻扎在白帝城 , 接受惨败现实 , 整理军务 , 稳定人心 。 大限将至时 , 托孤于诸葛丞相 , 留下“君才十倍曹丕 , 必能安国 , 终定大事 , 若嗣子能辅 , 辅之!如其不才 , 君可自取” 。
最后是拿得起成败 , 放得下成败 。 诸葛丞相“受任于败军之际 , 奉命于危难之间” , 五月渡泸 , 深入不毛 , 被演绎成“七擒孟获”故事 , 这就是看淡成败 , 不以成败论英雄 , 而是以“收心”为上 , 做到让别人心服口也服 。
分类应对是为了解决问题 , 做到心中有数 , 接受现实是为了解决情绪 , 做到打破想象 , 这一切无非对应着如何看待成败 , 拿得起就是放得下 , 放得下就是拿得起 , 事情即心情 , 心情即事情 , 如此而已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