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 向咨询师倾诉
本文图片
● 并不罕见的存在主义焦虑
人们认为精神疾病是人的自由意志造成的 , 是“不自律”与“想太多” , 所以“开心点”与“换环境”就能解决问题 。 进一步推断 , 大脑中驻扎着灵魂 , 一切心理问题都是灵魂的自主选择 。
本文图片
● 我们与压力的关系
本文图片
● 心理咨询师帮助我梳理脑海中的想法
这一看法未必不对 , 但现今人们偏向更科学的解释:人是生物 , 大脑只是一团神经细胞 , 精神疾病除了与性格和社会环境压力相关 , 也是脑内神经递质与身体激素紊乱 。
生理紊乱需要药物调节 , 性格与社会压力的因素 , 则需要通过改变我们看待这些压力的方式来解决 。
本文图片
● “中间信念”是我们的态度和规则
休学期间 , 我接触到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心理咨询师都在用的认知行为疗法(CBT) 。
比起精神分析学派 , CBT易上手、科学、费用低、疗程短、效果快且稳 。 来访者识别并改变自己的歪曲认知与行为 , 把自己暴露在自以为令人焦虑的环境中 , 最后发现“危险”的环境并不构成伤害 。
比如说 , 我认为食堂的所有人都在我吃饭时盯着我 , 但真正把自己暴露在食堂的环境中时 , 我发现没有人看着我吃饭 , 观众是我自己的假想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 当习惯不危险的环境后 , 进而把自己暴露在更危险的环境中 , 让自己去适应更多以为危险的环境
本文图片
心理咨询除了解决焦虑或抑郁的问题 , 更多是教会我如何理解自己 。 疯狂是对这个疯狂世界的合理反应 , 所以我不做评判 , 只管感受与追寻 。
我不再强求自己乐观 , 而是试着观察繁杂的生活:无论悲剧或惊喜 , 无论喜不喜欢 , 我都接受 。 我可以接受没有金钱、成就与爱情的状态 , 因为这都是我的生活 。
我们如何与情绪共处?
本文图片
● 身体在每时每刻变化的同时 , 也在寻求平衡 。 身体偏爱平衡 , 和心理偏爱稳定情绪相同
每个人都有一条黑狗 , 有时它狂吠 , 影响我们思考 。 但如果我们想要心理健康 , 最好的方式不是驱赶它 , 而是学会与它共处 , 了解它(自我情绪)的习性 。 在与自己和解的基础上 , 向健康前进 。
其实 , 抑郁情绪与病症差别不大 。 和“性向光谱”一样 , 日常情绪与严重病症之间的灰色地带 , 标志着大多数人流动的心理健康状态 。 精神疾病是一种亚健康 , 如肥胖一样 , 需要我们积极调节生活习惯去治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布克赛场失意情场更失意!与詹娜2年感情遇危机,粉丝喊话别分手
- 一个女人在与你往来时,逐渐厌烦你,看起来薄情寡义
- 与你相遇相知相爱此生无悔 爱情无罪,有情人难成眷属。真情永留心田
- 和谁走得近 与人交往,看破是一种能力;看破不说破,则是一种智慧
- 与人交往 与人交往,认清一个人,有助于自己规避风险
- |分手后见面怎么挽回?如何有效挽回男友心
-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 世间骗不了自己的最是感情,爱与不爱只要挣扎几番心里便可以清醒
- 主动的分手 想相爱却不知道如何去爱,最后不断的去互相伤害
- 冷静的心 保持一分钟的静默,给自己和对方预留一个情绪缓和的时间
- 关注壹你一定收到过或者送出过“毕业快乐”这句祝福。|我们要做的,是不与旁人相比,踏实过好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