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过:文字的世界 , 固然很美好 。 但是你也不要忘了 , 人的价值只会随着你年龄的老去而消失 。 你笔下所描绘的理想世界 , 终究会有坍塌的那一天 。
简短的几句话 , 足以看出人越老越能感觉到人世间的冷暖与无情 。 虽说 , 我们要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 可随着年岁的增长 , 我们老人往往才真正懂得看透 , 人性里的自私 , 不仅仅来自外人 , 更多的是来自亲情间的自私 。
年轻时 , 我们感动于亲情的温暖 , 感恩亲情的温馨 , 觉得尘世间里 , 彼此是骨血相连的至亲 , 随着年龄的老去 , 才真正明白 , 亲情里的自私才是最真实的人性 。
同时也印证了一句话:你所期望的亲情 , 等你到了晚年的时候 , 才会露出真实的一面 。 晚年那一刻的亲情 , 比以往的一切都要现实 。
文章图片
72岁陈阿姨:晚年的亲情大多由金钱决定 , 没钱 , 即使是亲儿子也会淡漠
我今年72岁了 , 老伴比我大三岁 , 我们都是走进晚年的老人了 。 两个儿子也早已成家有子 , 大孙子都大学毕业 , 过几年也差不多到谈婚的时候了 。
我的这对儿子是双胞胎 , 我们老夫妻两个把他们拉扯大 , 供他们读书 , 给自己成家买房 , 历经了很多生活的苦 。
可如今老了却发现 , 晚年的亲情陪伴跟我们老人手里的金钱有关 , 没钱的老人 , 即使是亲生儿子也会对你淡漠 , 有事喊他们时也会是说自己忙 , 等不忙了再说 。
文章图片
老话说“养儿防老” , 如今看来真的是我们老人自己的一厢情愿 , 需要金钱来铺垫 , 需要感恩来践行 。 对于没有多少金钱的老人来说 , 儿子践行的感恩也是微乎其微 , 因为他们还要奔波打工 , 为自己的生活忙碌劳累 , 没有时间给予我们亲情的温暖 。
有些老人的子女虽然看着不是很好 , 可老人有钱 , 子女就愿意多上门陪伴 , 虽然被说是啃老 , 可老人却是心甘情愿地被子女啃 , 最起码老人有了陪伴 , 有了亲情的回馈 。
最怕的就是我们这样的 , 虽然是两个人退休 , 但我们的积蓄不多 , 退休金加起来不足别人一个人挣得多 , 自然也没有多少钱可以供儿子们啃 。
老大儿子离我们居住得很近 , 可人家经常去的是丈母娘家 。 因为儿媳是独生女 , 亲家老两口的退休金比我们多很多 。 儿子家的私家车 , 还有孙子读书的费用 , 听老大说 , 都是他丈母娘给出的钱 。
那年 , 儿子的单位搬离到市区 , 儿子想买辆车方便上班 , 跟我们借点钱 , 我怕老二儿子知道了不好 , 就说自己手里没有多少钱 , 要留着养老用 。
文章图片
老二住得离我们比较远些 , 那年换新房子的时候 , 想借些钱 , 我也找了理由没给 。 老二很不开心 , 老二媳妇总是用话捎带着我 , 她说老大他们买那么好的车 , 我们肯定赞助了 , 他们换个房子我们也应一视同仁的赞助些 。
两个儿子就是这样 , 虽然我谁也没赞助 , 却把两个儿媳都得罪了 。 她们都是独生女 , 从小花钱花惯了 , 觉得自己开口了 , 父母是不会搏她们面子的 。
因为我两个儿子结婚差不多前后脚 , 我积攒了一辈子的积蓄也都给他们花完了 。 我和老伴每月的退休金加起来才几千块钱 , 只有一个人的工资 , 跟我们老大亲家更没法比 。
这样就造成了我和老伴经常在各种节日的时候 , 看着别人欢天喜地 , 我们家凄凉冷落 。 两个儿子都开车带着孙子去了亲家 , 偶尔回来看望我一下 , 也只是看看 , 很少在家吃饭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岁月不居 曾经走过的路,途径的风景,都变成只属于自己的感悟
- 张爱玲曾经这样写道:听到一些事 恋情结束了,对方离开了,他却还在原地等待
- 南怀瑾曾说 真正能让我们变得厉害,往往是内在的静心
- 人出生 人出生,每个人都追求的不同,有人追求官场名利
- 年没有有人说:“夫妻感情不好 为了挽救婚姻,妻子努力生下一个孩子
- |曾国藩:人败一个懒字,人旺一个勤字
- 梁文道曾说∶“年轻人的好处 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稳,最大的福气就是稳
- 中年夫妻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什么?有人说 婚姻,是一个非常容易产生矛盾的制度
-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 世间骗不了自己的最是感情,爱与不爱只要挣扎几番心里便可以清醒
- 不负光阴就是最好的努力 幸福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