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学子的论文致谢,拷问人们如何理解苦难

摘要
中青评论
唯有把目标定在比“克服苦难”更高的地方 , 不够幸运的人才能突破命运的“天花板” 。
“出身农村的我 , 沐浴着山风长大 。 四周的大山阻隔我的视线 , 高海拔的阳光让我的皮肤变得黝黑 , 但书本中的知识让我的眼睛变得明亮 。 ”这些自然而真挚的表达 , 是南京大学2022届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陈时鑫在自己的毕业论文致谢中写下的文字 。 在陈时鑫眼中 , 从小到大16载求学生涯 , 不仅是在攀登知识的阶梯 , 也是他努力给命运大门推出一条缝隙的过程 。
|凉山学子的论文致谢,拷问人们如何理解苦难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陈时鑫来自四川凉山农村 , 他在自述中写道:“从祖国大西南的阿普路村小学 , 到冕宁县第二中学 , 再到成都市石室中学 , 南京大学电子学院 , 我走了一条很长的路 。 ”乍看只是简述升学轨迹 , 却已写尽了凉山少年“冲出大山”的不易与酸楚 。 不少人将其称为“现实版《送东阳马生序》” , 深深为之感动 。 不久前 , 同样是来自凉山的彝族小伙苏正民 , 也以一篇洋洋洒洒6000余字的论文致谢进入公众视野 。
然而 , 陈时鑫本人却认为:比起经历过的苦难 , 他更希望因为自己的科研成就被世人看见 。 凭专业知识的本领站到聚光灯下 , 当然更能赋予他自信的底气 。 当然 , 社会大众的关注与感动 , 并非居高临下的“同情” , 而是因为这些自强不息者引发了“共鸣” 。
在追求人生价值 , 朝着奋斗目标前进的过程中 , 如何面对命运赋予的苦难 , 是每个人都要回答的问题 。 像陈时鑫、苏正民这些从逆境中破局而出的优秀青年 , 不仅令人钦佩 , 在某种程度上 , 也为如何面对苦难作出了示范 。
苦难究竟有没有意义?对于这个问题 , 一直有两种相反观点 。 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宝剑锋从磨砺出 , 梅花香自苦寒来 , 个体经历过的所有苦难 , 终将化为人生财富 , 让我们变得更优秀也更顽强 。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苦难是命运不公的副产品 , 人们不必赋予其过多“意义” , 克服苦难的人值得钦佩 , 但通过努力重新和别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 才是成功的基石 。
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 。 苦难就是苦难 , 没有人天生就该、就愿意承受苦难 , 但克服苦难的过程并非毫无意义 。 耐人寻味的是 , 面对“苦出身”的奋斗者 , 外界常常赞美其在逆境中与命运搏斗 , 当事人却往往更倾向于以“平常心”对待经历过的苦难 。 从本质上看 , 前者是对“风雨之后有彩虹”这类社会叙事的构建 , 以此鼓励尚未走出逆境的人;后者则有助于当事人以稳定的心态 , 继续前行 。
|凉山学子的论文致谢,拷问人们如何理解苦难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从这个角度上看 , 舆论对“陈时鑫”们的关注无可厚非 , 但陈时鑫的个人表态 , 更让人看到了其志向与品格的可贵——既直面苦难、与命运不屈抗争 , 也不沉溺于克服逆境的成就感 。 唯有把目标定在比“克服苦难”更高的地方 , 不够幸运的人才能突破命运的“天花板” , 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
在个人层面上 , 更豁达的心境与格局有助于年轻人走出逆境 。 而在宏观层面上 , 致力于消除不公平的环境 , 尽可能改善与陈时鑫命运相仿者的生活境遇与教育条件 , 是国家与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 我们在赞赏这些年轻人与苦难搏击的同时 , 也别忘了拉平起跑线 , 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奋斗环境 。 终有一日 , 陈时鑫将以更大的成就取代自己身上“苦孩子”的标签 , 也希望有一天 , 所有孩子都不必被贴上同样的标签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