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什么是健康的自恋?( 二 )


从心理的角度讲 , 自恋人格障碍的发生有它特殊的过程 。 精神分析中的自体心理学派假定 , 每个人刚出生时都有两种心态 , 一是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 认为这个世界是围着自己转的 , 那耳喀索斯就是这种心态的代表;二是觉得父母无比强大 , 什么事情都能做到 , 而自己因为与父母一体 , 所以也就变得同样强大 , 湘西关于女孩落洞的传说就代表这一类 。 这两种心态合起来称为原始自恋 。 随着孩子的成长 , 这种心态逐渐被现实所修正 , 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 , 父母也并非如自己想象的那样强大 , 于是他会变得越来越能够面对真实的世界 , 在承认自己和父母并非全能的基础上建立起现实的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感 , 这就是健康的自恋 。
一般人说到自恋这个词都含有贬义 , 认为不自恋才是正常的 , 这实在是一个误解 。 婴儿刚出生时那种全能感和把父母想象得无比强大的心态对他来讲是正常的 , 那是每个人心理发育的起始点 。 所谓自恋型人格障碍 , 或者说通常被人认为不好的自恋 , 是因为由于种种原因 , 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受到了阻碍 , 直到成年时后整个心态仍然停留在婴儿时期的那种状态中 , 也就是说 , 他的自恋没有经过现实化的发展而达到健康的状态 。 对于自恋的误解隐含着文化上的一种带有批评性质的倾向 , 这种倾向有时会使得人们把常态的自信、自尊和自我价值感也视为自恋而加以贬抑 , 引发另一些心理上的偏差 。 自恋不是有没有的问题 , 它是每个人心理活动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关键在于要看一个人的自恋是原始的还是健康的 。
健康的自恋是每个人都需要的 , 这话或许有人听起来觉得别扭 , 其实它的含义就是每个人都需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和与现实相应的自信、自尊和自我价值感 , 这样理解自恋就不会觉得有多么刺眼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