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段话:“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 面对世事的无常,能够做到恬然自若,随遇而安
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段话:
“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 , 却能左右人生的全部 。 心情好 , 什么都好 , 心情不好 , 一切都乱了 。 ”
实际上 , 只要我们耐心地冷静一下 , 理性地分析一番 , 就会知道其实我们常常不是输给了别人 , 而是面对生活里的起起伏伏的无常之事 , 从而心生烦躁、焦虑和着急的心情 。
【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段话:“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 面对世事的无常,能够做到恬然自若,随遇而安】以至于坏心情一旦来了 , 便肆无忌惮地扰乱我们的思维 , 减弱了我们的能力 , 也因此贬低了我们的形象 。
久而久之 , 不用别人针对你 , 你就输了 。
面对人生无常 , 成败无常 , 得失无常 , 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修炼一颗“无常心” 。
《孟子集注》中有言:
“圣贤千言万语 , 只是欲人将已放之心收之 。
自能寻向上去 , 下学而上达也 。 ”
自古到今的圣贤之谆谆教诲 , 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面对无常人生 , 要学会把丢失的本心找回来 。
由此可见 , 修炼一颗无常心得多重要 。
文章图片
1:修一颗诚心
曾国藩有言:“一念不生是谓诚 。 ”
他也是这样勉励自己的 , 在给弟弟写的书信里 , 曾国藩写道:
“行事不可任心 , 说话不可任口 。 ”
内心有所归依 , 行为有所约束 , 说话有所态度 。
如此这般 , 我们才不会妄为 , 不会妄动 , 更不会妄来 。
这既是一种对人诚心诚意的态度 , 更是一种有原则、有格局的心胸 。
心不诚 , 则容易我行我素 , 心不诚 , 则容易妄自尊大 , 心不诚 , 也容易败坏德行 。
南北朝时期 , 有位叫甄彬的人 , 家里穷困潦倒 , 时常要变当家里仅有的一些家当换钱来买粮 。
一日 , 家中再次断粮 , 甄彬无奈之下 , 不得已将自己本来做衣服用的苎麻拿去当掉了 。
文章图片
一年之后 , 甄彬因为手头稍微宽裕了点 , 便去将去年典当的苎麻给赎回来 , 殊不知在家里打开的时候 , 发现苎麻里面包裹着五两黄金 。
面对着这一份横财 , 甄彬非但没有昧着诚心收下 , 反而着急地还给店家 。
当铺里的人非常感谢 , 想要拿出一半的黄金来报答他的诚心善举 , 但被甄彬并未收下 。
于是 , 甄彬诚心端正的品格在当铺里四下传开了 , 很多人都在宣扬他的品德 。
以至于在后来被梁武帝任命为郸县的县令时 , 梁武帝在仪式上劝诫勉励他人要诚心廉洁 , 却唯独对甄彬说:
“我还未登基的时候 , 就听过了你的一些善举 , 我也就不需要再嘱咐你什么了 。 ”
一个人只有做到了诚心 , 才能诚心待己 , 诚心待人 。
遇到名利 , 心不乱 , 遇到无常 , 不心慌 。
如此 , 稳住自己的心态 , 做好自己的事情 , 过好自己的人生 。
文章图片
2:修一颗善心
很喜欢陶行知说的一句话:
“大雨过后 , 有两种人:一种抬头看天 , 看到的是蔚蓝和美丽;一种人低头看地 , 看到的是淤泥与绝望 。 ”
世间多苦难 , 但真正能够活得幸福 , 并且能够感受到幸福的人 , 终究是属于那种心怀善良的人 。
因为只有心存善良的人 , 才能对自己善良 , 对别人善良 。
也只有做到了善良 , 才能学会理解、学会包容、学会相信善的力量 , 爱的力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陶杰在《杀鹌鹑的少女》中写道:当你老了 少年时取其丰,壮年时取其实,老年时取其精
- 今天早晨在上班的途中 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只有自己的心知道
- 在相亲的过程中 其实双方产生这样的矛盾,完全是彼此的沟通问题
- 人生在世 心态不平衡的人,总是会抱怨外界对自己不友善
- 有个女孩在知乎上求助——要结婚了 感情中的人,不论重要与否,在我们与感情诀别的那一刻
- 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说: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 面对感情的背叛和离去,不纠缠,果断结束
- 男人这一辈子 男人若是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就要珍惜值得交往的女人
- 人们总说相同的人不适合在一起 余生很长想找个人陪我度过而不是教我度过
- 我在等风,也在等你,等待一场不期而遇
- 有句话说:“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真正优秀的人,都在做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