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聊天室|成年后的我们,如何重新理解和父母的关系( 二 )


叶青:我比较好奇大家内心真的有那种很强烈、笃定的“我成年了 , 我是大人”的感觉吗?成年人究竟该是什么样子 , 我不太确定 , 是要更懂事、更有智慧、更负责任吗?除了多些社会经历 , 更会装出一副大人模样 , 我好像并不觉得和20岁的我有什么本质区别 。
去年正式迈入了我妈开始当妈的年纪 , 我时常在想 , 如果现在我是一个孩子的家长 , 我会做得比她好吗?不太可能吧 , 我连顾好自己都算勉强 , 怎么会有能力为另一个生命的人生的负责 。 光是想想我都头皮发麻 , 因而也更能理解和体谅她当初的难处与无奈 。 作为一名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村女性 , 她在25岁时不得不成为大人 , 面对着手头并不充裕的选择 , 她已经做到了她能做到的最好 。
|编辑部聊天室|成年后的我们,如何重新理解和父母的关系
本文图片

【|编辑部聊天室|成年后的我们,如何重新理解和父母的关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尹清露:子人和叶青的回答让我产生了一种矛盾的心情 。 一方面 , 我现在确实可以更平等地和父母交流了 , 在选择伴侣、探寻自我这类事情上甚至比他们更有经验 。 我小时候 , 我爸的口头禅是“你不懂”(边说边报以意味深长的微笑) , 后来也逐渐明白那只是男性惯用的搪塞 , 而不是我真的对世界缺乏理解力 。
然而另一方面 , 这些值得自豪的经验可能更多的是我们这辈人普遍受到的眷顾 , 就心理年龄而言 , 我好像并没有太多长进 , 十八岁、二十五岁这些所谓的关键节点都已经悄然逝去 , 但是我也没有变成更加不同的人 。 读研时一名前辈曾说“人这种东西是不会成长的啦” , 语境已经忘记了 , 但冥冥中觉得这句话道出了某种本质 。 这样想来 , 当初被赚钱养家推着走的父母们也很了不起 , 他们必须逼自己面对这些场景 , 就此度过无知无觉的青年期 , 我妈也是这样的 。 她年轻时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 , 人到中年才展开闪耀的职业女性生涯 , 即便如此 , 她也会遇到举棋不定、困惑的时候 , 这些时刻让我明白 , 父母并不总是完美的成年人 , 没有人是完美的成年人 。
理想家庭什么样?相敬如宾 , 像好友那样时常小聚
林子人:离家工作以后 , 我开始和爸妈保持相敬如宾的关系 ,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什么事都会和他们说 , 征求他们的意见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 如今的我和他们在知识、眼界和生活经验上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差异 , 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父母同龄的时候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截然不同 , 会觉得很多事情去和父母讲只不过给他们平添烦恼而已 。 他们没法再给予我的人生任何指导 , 而我也能更独立地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 维系我们之间关系的只是爱和适度的关心 。 在我心里 , 这样的家人关系就很好了 。
尹清露:我有时会怀疑是否存在理想的家庭关系 。 随着自己长大 , 发现只要不跟父母吵架 , 平时多联络联络就挺不错的 , 而这一点的基础是双方都有各自的事要忙 , 互相都没有太多索取 。 我也见过父母非常依赖子女 , 反而导致家变得支离破碎的例子 , 这使得有些人与上一辈彻底切割 , 然后用其他方式来补足缺失的部分(比如通过个人成就 , 或者组建属于自己的家庭) , 虽然比较悲伤 , 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选择 , 而且已经是他们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
叶青: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这样 , 春节或长假刚回家的前两天好幸福 , 好爱爸妈 , 好想念他们 , 他们就是最好的 , 家里的饭菜真好吃 , 家就是全世界最安心最温暖的地方 。 但到了大概第三天 , 开始看彼此有些不顺眼 。 妈妈又在念叨从小到大已经念叨了无数次的东西 , 我就是不想改或者改不了 , 为什么不能放过我?爸爸又是吃完了饭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 , 家里的事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 看着好不顺眼 。 第五天内心开始大吼“我要回成都” , 战争随时一触即发 。 我觉得和父母的关系距离和关系最好就像和好朋友那样 , 我们应该时不时聚一聚 , 但为了我们对彼此的爱 , 实在不用时刻黏在一起——摩擦在所难免 , 吵架这种事情还是留给彼此的另一半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