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基声|消除HIV病毒储存库?到底有多难?


同基声|消除HIV病毒储存库?到底有多难?
文章图片
同基声|消除HIV病毒储存库?到底有多难?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推广应用使艾滋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 延长了HIV患者的平均预期寿命 , 但药物治疗仅能抑制病毒复制 , 潜伏在病毒储存库中的病毒却很难被清除 , 病毒储存库是HIV感染功能性治愈最主要的障碍 。 近日 , APACC和IAS大会相继召开 , 带来了HIV病毒储存库的相关研究进展 , 一起来先睹为快!
01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可能会增加HIV-1/HCV共感染患者的HIV-1储存库[1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IFN-α-2a)和利巴韦林治疗对HIV-1/HCV共感染患者的细胞相关HIV-1 DNA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 。 病毒生长试验(VOA)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可靠的HIV-1储存库测量方法 。 一项由中国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开展的临床研究显示 ,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PR方案)治疗可能会增加HIV-1/HCV共感染患者的HIV-1储存库 。

研究共纳入了21例接受ART治疗超过1年、CD4+细胞计数>200细胞/μl且HIV-1 RNA低于20拷贝/ml的HIV-1/HCV共感染患者 , 其中14例为男性 , 中位年龄为40岁 。 所有患者接受PR方案治疗 。 并在0、12周、24周、48周和72周进行随访 , 收集所有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检测细胞相关HIV-1 DNA水平 , 随机选择6位患者通过VOA分析HIV-1储存库的复制能力 。 24周HCV RNA水平降低至检测下限的患者停止PR方案 , 并认为获得了持续病毒学应答(SVR) 。 分析结果显示:
接受PR方案治疗的患者SVR 24周为61.9% , PR治疗期间CD4+细胞计数显著降低(12周p=0.005;24周p=0.014) , 并在后续恢复至治疗前水平(p>0.05) 。 CD4+/CD8+ 比值随时间增加 , 在第 48 周增加至最大峰值(P=0.012) , 但随后降至治疗前水平(P > 0.05);
在接受IFN-α-2a治疗的前24周内 , 细胞相关HIV-1 DNA 和具有复制能力的HIV-1基因组水平均保持平稳(P均> 0.05);
具有复制能力的HIV-1基因组水平在PR方案治疗结束时(即48周)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 , P = 0.053) , 然后在完成PR方案治疗后24周降至治疗前水平(P > 0.05 ) 。 此外 , 尽管变化幅度较小 , 但细胞相关 HIV-1 DNA 水平的变化趋势与具有复制能力的HIV-1基因组的变化趋势一致 。
02早期启动ART治疗可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诱导的HIV-1外周储存库减小[2

研究表明 , 早期启动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治疗可能限制HIV储存库的大小 , 并使治疗中止后仍可实现持续病毒抑制(SVS) 。 今年IAS大会上 , M.A. Diallo报道了一项最新研究 , 探讨了年龄、SVS和早期启动cART对垂直感染HIV的儿童和青少年细胞储存库的大小和动态变化的影响 。
【同基声|消除HIV病毒储存库?到底有多难?】研究纳入55例EPIC4队列的儿童受试者 , 平均进行18个月的前瞻性随访 , 并根据年龄(<6岁、6-10岁、>10岁)和病毒复制情况(30例SVS、18例一过性病毒血症、7例未达到SVS)进行分组 。 使用SUW013 PKC激动剂体外刺激纯化的CD4+细胞后 , 检测诱导的无细胞HIV-1 RNA(ICF)水平 。 结果如下:
无论患者年龄 , 与一过性病毒血症组和SVS组患者相比 , 未达到SVS组受试者的ICF水平最高(p<0.0001);
在SVS受试者中 , 病毒库大小保持稳定(中位斜率为0.00 , IQR=-0.23-0.03) , 在一过性病毒血症受试者中病毒库大小变化最大(中位斜率为-0.44 , IQR=-0.85-0.00);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