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中秋丨“蓉漂”核酸采样医务人员:希望疫情快快结束,能回家看看父母
9月10日 , 中秋节 。 早上7点半 , 何晓璐就和同事们上岗了 , 在接下来的4-6小时里 , 她将穿着厚厚的防护服 , 为市民做好核酸采样工作 。 今天是中秋节 , 她和男友约定 , 下班后在家做一顿家常饭 , 就着医院发的月饼 , 简简单单过个中秋节 。
从昆明来成都几年 ,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 , 她不得不坚守在岗位上 , 三年没有回家一次 , 远方的父母 , 是她在这个中秋节最遥远的牵挂 。
坚守三年未回家 , “挺想他们的”
9月10日上午9点 , 当红星新闻采访人员来到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核酸检测点时 , 何晓璐和同事们早已工作了一个多小时 。 街面行人不多 , 来检测的人就更少了 , 她和同事们分工有序 , 前方扫码 , 后方采样 , 很快就把排队的人群“解决”掉 。 这时一名孕妇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检测点外 。 看着足月的孕妇步履缓缓 , 何晓璐及同事们悉心为她让开通道 , 不到30秒 , 她就走完了整个核酸采样流程 , 起身向现场工作人员致谢 , “中秋节你们都还在上班 , 辛苦了 。 ”
文章图片
何晓璐
何晓璐是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外科的一名医生 , 2014年从云南昆明来成都上大学 , 念完研究生后今年正式入职医院 。 自新冠疫情暴发后 ,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 , 并非成都本地人的她已经三年没有离开过成都 , 也有三年未能和父母见面了 。
她说 , 想父母的时候就只能打打电话 , 通通视频 , 好在父母非常理解她的工作 , 也很支持她 , 回想起以往没有疫情的中秋节 , 父母都会来成都或是她回昆明与他们相聚 , “过年也会在一起 。 ”现场 , 说起今年的中秋愿望 , 何晓璐说:“希望疫情快快结束 , 我能回去看看爸妈 , 和他们一起吃个饭 , 一起去旅游 。 ”
【不一样的中秋丨“蓉漂”核酸采样医务人员:希望疫情快快结束,能回家看看父母】清净不“清净”采样数从10万到18万
“从8月25号以后我们就没休息过 , 全员上班 。 ”在今年这个特殊的中秋节 , 看着辛勤的同事 , 医院检验科党支部书记、临床医学检验中心主任保勇感触良多 , “我知道大家都因为连轴转而非常疲惫 , 但因为检测技术工作其他人不能顶替 , 只能我们自己完成 , 我们是为了保障成都的疫情防控安全才站到了这个岗位上 , 我们的工作非常重要 , 这堵墙不能倒 。 所以 , 还是希望所有工作人员坚持下去!”
文章图片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酸检测点
据了解 ,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成都市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之一 , 承担着成都市黄码人员、“入川即检”人群以及“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采样任务 。 作为周边两公里内唯一一个24小时运转的核酸采样点 , 9月1日前 , 一天的采样数就达10万人次 。 由于采样任务重 , 何晓璐也在今年7月从其他科室抽调来支援 。
文章图片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9月1日起 , 成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 人员流动减少 , 市民在小区内即可进行核酸检测 , 这里就显得“冷清”了许多 。 9月10日上午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看到 , 仅有部分外卖小哥、公安干警、地铁工作人员、出租车司机等为城市正常运转提供保障的人员前来采样 。
“你看着很清净 , 但我们的工作一刻都没停过 。 ”保勇介绍 , 在全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以后 , 医院检验科在承担病人、职工、院外三类人员新冠核酸检测的基础上 , 还承担着社会面筛查的任务 , 他们的采样人员走进小区开展核酸采样 , 每日检测量从以往的10万人 , 增至16-18万人 , 实验室24小时不停歇 , 由于人手紧张 , 大家上班也由原来的“四班倒”变为“三班倒”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返乡任教的“村小”女校长:留住年轻教师,为农村娃点亮希望
- “真优雅”和“假高级”的女人,一眼就能看出,这4个差距太明显
- 女人到了中年,再难也不要走以下三条路,不然命苦的只有自己
- 亲密关系相处,让对方越来越“喜欢你”的方法
- 我的天!昭通一“熊孩子”买装备皮肤,充值游戏近3万元,花光奶奶的养老钱!
- 衣品好的女人长相一般也会很美,这些女人必学的穿搭术,优雅气质
- 《神雕侠侣》原著:人到中年“世俗”的黄蓉,唯独一点从未改变
- 《德凯奥特曼》:特利迦与卡尔蜜拉团圆,证明迪迦才是真正的渣男!
- 结婚多年,还能这样发朋友圈的女人,活成了很多人心中的样子
- 以艺战“疫”——三岔湖小学校“月满中秋,情意浓浓”美术“云”课堂开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