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爱磨蹭,我恨不得早3年知道这些方法( 二 )

孩子总是爱磨蹭,我恨不得早3年知道这些方法
文章图片
毕业考试时 , Holly获得了全年级第一名 , 查成绩的她 , 激动到当场喜极而泣 。
孩子总是爱磨蹭,我恨不得早3年知道这些方法
文章图片
谁说学霸只会埋头苦读 , 利用好了时间 , 学习、兴趣、锻炼、休息……全都不耽误 。
在生活中 , 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像Holly一样学霸 , 他们成绩优异 , 似乎样样精通 。
哪有什么天赋异禀 , 学霸优秀的背后 , 其实是持续的自律 , 和对时间的有效利用 。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 唯有利用的质量 , 才是区分未来的关键 。
时间观念淡漠
磨蹭娃真磨人
和学霸的自律形成反差的 , 有个词 , 叫磨蹭 。
时间观念淡漠如此 , 磨蹭娃是真磨人 。
喜欢磨蹭拖拉的孩子 , 有个显著的特点:消极被动 。
看电视、玩手机积极主动 , 写作业、吃饭、起床则多半都要依赖父母的催促 。
一边是父母着急上火地催催催 , 一边是孩子慢条斯理地磨磨磨 。
长此以往 , 父母成了孩子的“闹钟”:到点提醒 , 不催不动 。
同时也是孩子的“监工”:作业要守着做 , 饭要守着吃 。
孩子总是爱磨蹭,我恨不得早3年知道这些方法
文章图片
这样一个做什么事都需要老师、家长督促的孩子 , 自我管理能力一定是极差的 。
这样的孩子 , 不仅在学业上要吃大亏 , 长大后步入社会 , 事业上也很难有所成就 。
哈佛大学就曾做过一项研究:一个孩子未来没有出息的九大根源 , 其中一条就是磨蹭、拖延 。
时间 , 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
有的孩子 , 高效写完作业后 , 有大把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看课外书、增长见识、培养兴趣……越来越优秀 。
而有的孩子 , 宁愿和父母斗智斗勇 , 也要把时间浪费掉 。
所谓强者越强 , 弱者越弱 , 差距被越拉越大 。
这就是学习的马太效应 。
如果你家也有一位磨蹭娃 , 请一定要引起重视!
目标和方法的错位
家有磨蹭娃 , 很多父母表示无奈:
我也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 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呀!
可是我催了 , 甚至还吼了 , 娃就是快不起来 , 我能有什么办法?
孩子总是爱磨蹭,我恨不得早3年知道这些方法
文章图片
这其实是走进了一个教育误区:目标和方法的错位 。
目标:让孩子快起来 , 形成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
方法:催促、吼骂、和别的小孩做比较、反复唠叨……
而这样的教育方法 , 主要有三个作用:
1.增加孩子的紧张感和逆反心理;
2.破坏亲子关系;
3.破坏孩子的独立性 , 养成事事依赖他人的习惯;
每一个作用 , 都和父母的目标相去甚远 , 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总是爱磨蹭,我恨不得早3年知道这些方法
文章图片
因为孩子感受到的 , 不是父母的期待 , 而是不满、急躁、埋怨、否定 。
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 , 无法在语言和行为上反抗 , 只能用故意磨蹭、故意惹怒的方式 , 向父母发起“被动攻击” 。
比如这位妈妈 , 被孩子的磨蹭气到脑梗 , 住进医院……可谓方法不对 , 险些用生命承受孩子的“被动攻击” 。
孩子总是爱磨蹭,我恨不得早3年知道这些方法
文章图片
用对方法
摆脱“闹钟”和“监工”
那么 , 究竟什么样的方法 , 能够帮助父母摆脱“闹钟”和“监工”角色 , 实现目标和方法的统一?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