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穿越而来的“哲人王”,还是精于表演的“大艺术家”?( 二 )


文章图片
王莽之思想与品行
关于王莽为人,向来众说纷纭,有人称赞其孝道以及以公为先、敬天重礼的“大义”,也有人痛斥其狠辣残酷、激烈极端,甚至六亲不认的阴毒 。
在“独尊儒术”的时代里,作为儒家代表的王莽,一度是深受人们信任的,人们相信,“只有王莽,才能将儒家改制从这些宗庙祭祀的礼仪制度向实质性的经济、财政、文化、内政、外交等全方位的变革大踏步迈进”,他简直就像理想与正义的化身,于是王莽也开始了“顺应天意”一般的大施拳脚 。
尤其在元始元年春天的正月时,一件千年未有的祥瑞让人们相信千年周公今又来,“越裳氏”在来到长安朝贡时献上一只白雉,两只黑雉,而雉的出现本身就是祥瑞,《春秋纬·感精符》里说:“王者德泽,旁流四表,则白雉见 。”意思是说,白雉出现,意味着天下出现了道德流布四夷的王者 。
那么问题来了,王者是谁呢?
《祥瑞》中介绍道,“越裳氏上一次到中土贡献雉,是在一千年前的周成王时期,并且不是为了见周成王,而是见辅佐成王的周公 。周公就是当时的王者”,而这一次,千年已过,时空转换,如同当年辅佐幼主的周公一样,现在辅佐幼主的大司马王莽霎时成了堪比周公之德的帝国掌权者 。
“祥瑞”的力量可见一斑,它不仅让已经失势的王莽获得了“安汉公”的称号,更是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影响着政局的走向和发展,而王莽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树立起自己的正面形象,他尊师重教,孝敬守礼,对母亲孝,对亡兄悌,所以“王莽的道德声誉日隆,在位的人赏识他,在野的人佩服他,朝野都把他当作汉廷未来的顶梁柱”,而与此一同增长和发酵的,就是他的野心 。
可是,王莽果真就如世人所见一般的谦虚、谨慎、睿智吗?
作者在书中写了这样几件事,足见其品性:
王莽将对汉哀帝刘欣只恨堂而皇之地摆在了明面上,他给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平帝均立了宗庙并追认庙号,唯独越过了刘欣,还幸灾乐祸地以“哀”志“喜”,让名为“欣”的帝王最终得了一个“哀”字;
在与孔休的交往过程中,王莽不允许孔休不接受他的礼物这种事情发生,在孔休坚持不收的时候,王莽“神经症人格”爆发,瞬间变得狰狞可怖,一边说着“您是觉得这很贵重是吧?”一边把雕花的玉石砸碎,找了块布帛包了起来,必须要送给孔休;
王莽“大义灭亲”,以“仁者爱人”的儒家伦理逼着自己那为琐事杀掉了一名奴婢的儿子,自杀了,之后也将二儿子逼死,他在朝堂上尽显君子风范,但对待家人十分苛刻,“常年用政治伦理、儒家教条来约束家人的行为,且毫无通融的余地”;
他囚禁汉宣帝的玄孙,禁止任何人与他讲话,使他长大后成了一个六畜不识,话也说不清楚的傻子;
他挖掘丁、傅两太后的坟墓;
他下令让主管诊断的太医、负责器物制造的尚方,以及擅长屠宰的屠夫将王孙庆活体剥皮,要探究一番人体的奥妙……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让王莽的形象渐渐坍塌,也让人们对这位举世称颂的君子、践行礼仪的儒宗产生了幻灭,无怪乎对王莽早有了解的桓谭在《新论》里这样写道:
“王翁之残死人,无损于生人 。生人恶之者,以残酷示之也 。”
王莽|穿越而来的“哲人王”,还是精于表演的“大艺术家”?
文章图片
“万世不绝”的幻想与幻灭
王莽建立新朝,已经新朝在短短十五年之间就破灭,也都与这祥瑞和灾异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