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成大事者,牢记五件事
文章图片
著名学者梁启超说过:悠悠中国只有两个半圣人 , 一个是孔子 , 一个是王阳明 , 半个是曾国藩 。 这三人之中 , 又数王阳明最为传奇 。 他文能安邦 , 武能定国 , 一生豁达潇洒 。 他的为人处世 , 直到今时今日 , 仍带给人们无数启示 。 梳理王阳明的一生 , 他步步走向圣人的过程 , 告诉我们 , 人生在世 , 这五件事该看透!
01
钱财名利 , 看淡是福
王阳明曾云 , 可欲者是我的物 , 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 , 不可留藏 。
意思是说 , 可以得到的东西 , 才是自己的;得不到的东西 , 不用刻意留藏 。 这份潇洒和通透 , 最值得世人学习 。
关于王阳明 , 流传有一段著名对话 , 他曾问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答:“当然是科举考功名啊!”王阳明却答:“人生第一等事 , 惟当读书做圣人耳!”
他如此回答 , 也一生都在践行 。 他淡泊名利 , 专心学问 , 为国为民 , 才有后人绵延不绝的敬仰 。 相反 , 西晋时期的石崇和王恺已经是巨富 , 却不停地争豪斗富 。 听闻王恺用糖水洗锅 , 石崇就用蜡烛当柴火;王恺用紫丝装扮道路 , 石崇就用更贵重的绸缎 。 两人争来争去 , 谁也不快乐 。 恰如一句名言所讲 , 如果你把财富当成上帝 , 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 。
其实 , 钱多钱少 , 够用就行;富贵平淡 , 开心就好 。 生活中还有许多美好的事可做 , 也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守护 。 比如平安 , 比如家人 , 比如快乐 。
无论时代怎样物欲横流 , 人都应保持内心的从容 , 富了不骄奢 , 穷了也不懊恼 , 对钱财富贵淡然处之 。
钱财虽好 , 不可贪恋;富贵诱人 , 不可着魔 。 看淡身外之物 , 才是做人的福气 。
02
与人交往 , 贵在心诚
王阳明曾云 , 惟天下之至诚 , 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
人与人交往 , 只有真心才经得起千般考验 。 史学者度阴山在书中评价王阳明:他有一种魔力 , 和人交谈几句话 , 就会让人对他产生好感 。 其实王阳明的人格魅力 , 就源自于他待人的诚心 。 即便对方是一介匪首 , 而他时任江西巡抚 , 他也能诚心相待 。
当时 , 被活捉的匪首谢志山要求见他 , 他便能坐下和对方真诚地交谈 , 上论国法 , 下讲情理 , 让敌人输得心服口服 , 最后谢志山心甘情愿伏法 。
就如古语所云 , 精诚所至 , 金石为开 。 和人交往 , 心诚才灵 。 想得到真心 , 就要付出真心 。 虚情假意待人 , 得来的也必然是虚情假意 。
和人相交 , 若是处处讲技巧 , 时时显聪明 , 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 人与人交往 , 什么花言巧语 , 都不及一颗真心;什么手段伎俩 , 都不及一份真诚 。
对人多些坦诚 , 少些算计 。 对事 , 多些诚恳 , 少些小聪明 。 至诚胜于至巧 , 这才是最好的与人相交之道 。
文章图片
03
忠于自己 , 看轻流言
王阳明在《答友人》书中说 , 若夫闻誉而喜 , 闻毁而戚 , 则将惶惶于外 , 唯日之不足矣 , 其何以为君子 。
意思是说 , 一个人被别人夸赞就高兴 , 被别人诋毁就悲伤 , 总因为别人患得患失 , 那又怎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是啊 , 人都有自己的路 , 要学会为自己而活 , 而不是活在别人嘴里 。 看清自己 , 忠于自己 , 才最重要 。
今时今日王阳明的心学 , 被大家认可学习 。 但当年 , 他在讲学传道的过程中 , 没少被人质疑和笑话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6岁姐姐看到2个月弟弟哭闹,教科书式成功哄娃,爸爸看监控好感动
- 容易成为“啃老族”的星座,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总要家人扶持
- 2022西安“阅读达人”来稿选登5:读书陪伴成长,让我发现自然的奥秘
- 这个中秋节,因为拒绝小姑子一家人过来玩,我成了众矢之的
- 为何父母走了,兄弟姐妹连亲戚也做不成了?一位54岁阿姨说出实情
- 盘点孩子讨厌的5种父母,希望你不是,避免给孩子造成伤害
- 成都十七中任珊:在青藤校园托举学生未来
- 没有边界感的家长有多窒息?大学毕业留外地工作,就成了没良心
- 被婆婆当垃圾丢掉!我却拿它当宝,做成串串,一口一个,真好吃!
- 她相貌平平,却靠独特优雅的穿搭圈粉无数,成为50+女性穿搭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