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社会学|《爱情社会学》—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本文字数5034 ,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爱情社会学》 。
孙中兴老师 , 台湾大学2005学年度的杰出教师 , 孙老师所开设社会系选修课程爱情社会学深受好评 , 同学们口耳相传 , 慕名而来选修或旁听的人数众多 , 课堂中经常座无虚席 , 笑语不断 。
过去人的爱情理想是:“把一块泥 , 捻一个你 , 塑一个我 。 将咱两个一起打破 , 用水调和 , 再捻一个你 , 再塑一个我 。 我泥中有你 , 你泥中有我 。 “这种爱情观 , 是传统社会中女性没有社会地位、没有经济地位 , 必须依赖男人来活 , 所以渴望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然而今天 ,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 应当倡导的是一种钻石爱情观 。 每个人都是一颗独立的钻石 , 每颗钻石有不同的切面 , 要做到的不是任何一方完全的妥协 , 而是找到*切面的贴合 , 让两个独立的个体交相辉映 。 这本书所倡导的 , 归根结底依然是这个常识 , 真正的爱情 , 就是这八字箴言:平等对待 , 共同奋斗 。
1
什么是爱情
作者用定性的方式来研究爱情 。 在研究一种现象之前 , 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定义它 , 爱情的研究也是一样 , 那到底要如何定义爱情呢?作者认为 , 爱情可以被定义为是一个社会过程 。 它涉及竞争 , 冲突 , 权力 , 金钱 , 道德 , 性爱 , 社会制度 , 意识形态等等 , 这些都是在社会过程里面产生出来的 。
简单来说 , 孙中兴的定义比较宽泛 。 爱情的研究一直在持续演化 , 每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观点 。 爱情不仅仅是两个人在情感上互相爱慕那么简单 , 它涉及的因素很复杂 ,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 , 它可以解释为是一种社会过程 。 具体来说它分为开始、发展和结束 ,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 。
1、开始
在一段关系开始的时候 , 通常都是从简单的喜欢对方开始 。 那么 , 喜欢对方需要理由吗?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明确地指出 , 爱一个人是需要理由的 , 你不会无缘无故地突然爱上一个人 , 对方身上一定是有着某种吸引你的要素 。
在社会学中 , 爱情的吸引力 , 一般是由以下几种要素组成的 。 有身体的吸引、临近性、诱发、互惠、相似还有阻挠 。 一个人长相俊美 , 他就具有了身体上的吸引力 , 经常出现在你的视野当中 , 就具有了临近性;他通过自己的行为或是话语对你产生了影响 , 就是诱发;你们之间经常互相帮助 , 就是互惠;在一起有共同的话题 , 就是相似 。
只要具备了这些要素中的一种或是几种 , 对方就会吸引你 。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 , 爱一个人所需要的理由 。 阻挠也会增加吸引 , 很多时候 , 外界反对的声音越大 , 两个人反而越觉得对方具有吸引力 。
2、发展
童话里 , 王子和公主在一起后 , 就会过上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 但是在现实中一段感情开始的时候其实往往比较简单 , 感情的维系和发展过程反而是比较难的 。 有一位心理学家叫巴克斯特 , 他提出了一种模型 , 叫做关系的摆荡模型 。 巴克斯特认为 , 一段关系就像摆钟一样 , 会在三种选项中来回摆荡 。
一种叫自主或关联 , 一种叫开放或封闭 , 第三种叫老套或新鲜 。 自主或关联 , 就是你是要自己的独立空间 , 还是要整天黏在一块;开放或封闭 , 就是你和他交往的时候 , 是生活中只有他一个人了 , 还是说还能结交其他的朋友;老套或是新奇 , 就是你的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 , 是不是已经被对方全部都了解了 , 是不是还没开口对方就知道你要说什么 。
关系的摆荡模型认为一段关系是不是稳定 , 关键要看能不能在这三种模式中取得一种平衡 , 如果能做到给予对方一定的独立空间 , 又有黏在一起的时候 , 既让对方觉得你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 又能自主地结交其他的朋友 , 既能用老套的交往方式给对方安全感 , 又能时不时的来点新鲜感 , 那这段关系就往往比较趋于稳定 。 如果你的感情现在出现了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 , 那么你就可以用这个模型来反思一下是哪个部分不太平衡 , 也许对你维系关系会有帮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