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第二次约会

如何决定要不要和对方再次见面
一段时间过去了 , 我的客户乔纳森逐渐改变了做法 。 他以前去约会感觉是在面试 , 现在不了 。 他放弃了咖啡馆 , 改去他家附近的一个鸡尾酒酒吧 , 那里的调酒师很棒 , 灯光也讨人喜欢 。 那个地方有点吵 , 正好让他有机会在约会对象的耳边低语 。 而且 , 他也不再幻想一见钟情了 。
很快 , 早上7点咖啡馆的约会成了我们开玩笑的话题 。 乔纳森已经知道如何进行首次约会了 , 但他又开始纠结要不要和对方再次见面 。
“老实说 , ”有一次在谈话中他告诉我 , “我遇到了很多好女人 。 但约会以后 , 我发现自己老是在琢磨她们的缺点:无聊的工作、庸俗的幽默感、穿着随意 。 ”
乔纳森总爱盯着负面的东西 , 但这不是他的错 。 我们的大脑就是进化来干这个的 。
幸运的是 , 我们可以用一些办法克服这些冲动 , 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愚蠢而错过合适的伴侣了 。 我们可以训练自己寻找积极的一面 , 遵循婚恋中的金科玉律:不想被他人这么评判 , 就不要这么评判他人 。
负面偏见
作为人类学家 , 海伦·费舍尔写过几本关于人际关系的畅销书 。 我采访她时 , 她解释说 , 我们的大脑已经发展出一种“负面偏见” , 我们在本能上会反复思考哪里出现了问题 。
如果你曾经收到过经理或者同事们对你的反馈意见 , 你记得更清楚的是哪类反馈?是赞扬还是批评?这就是负面偏见的作用 。 费舍尔说 , 我们的大脑已经进化到对负面体验过目不忘的地步 , 这样我们就能在未来避免它们 。 这种神经回路帮助我们感知和避免危险 。 如果你以前差点被剑齿虎吃掉 , 那么记住这种动物长什么样子、生活在哪里是很有帮助的 。 如今 , 我们身边的肉食性捕食者已经不多了 , 但我们的大脑保留了这一习性的现代版本:“如果你有5个前女友 , 其中一个恨你 , ”费舍尔说 , “记住那个恨你的人是谁 , 对你很有帮助 。 ”
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的祖先很有用 , 对现代人也有些价值;但它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麻烦——特别是在婚恋方面 。 这意味着在一次约会之后 , 我们更有可能对一个人的负面品质念念不忘(所以你总会记得上一次约会时那个口中散发着葱油饼味道的女孩 , 而不是那个对你的衣着赞不绝口的女孩) 。
基本归因错误
除了负面偏见 , 我们还在无意中成为认知偏见的牺牲品 。 这种认知偏见造成我们对人的品质判断很不准确 。 其中一个偏见就是“基本归因错误” , 也就是说 , 我们会认为 , 对方的行为往往反映出这个人的本质特征 , 而不是因为环境使然 。 当一个人犯了错误 , 我们往往把这个错误归因于这个人的本质特征:这个人本质上就是坏的 。 我们不会寻找外部原因来解释这个人的行为 。
例如 , 如果有人约会迟到 , 我们会认为他们很自私 , 而不会假设他们遇到了交通堵塞 。 或者 , 当他们说要回短信却没有回的时候 , 他们一定是不拿别人当回事 , 而不是因为这周工作太忙 。 你我都知道 , 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人一棍子打死是不公平的 。 但在这些时候 , 我们的大脑会本能地做出这些判断 。
寻找积极的一面
在负面偏见和基本归因错误的作用下 , 乔纳森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和这些人第二次约会 , 这毫不奇怪 。 但如果他想找到一个长期伴侣 , 他就必须学会如何克服这些本能的冲动 , 寻找对方积极的一面 。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 , 他就会误判很多优秀的潜在伴侣 。 如果他不能和对方再次约会 , 他怎么能实现走进婚姻殿堂的目标呢?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