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医谈健康|乙肝小三阳优势人群,使用干扰素后效果欠佳,会出现肝纤维化吗?

【黄医谈健康|乙肝小三阳优势人群,使用干扰素后效果欠佳,会出现肝纤维化吗?】
黄医谈健康|乙肝小三阳优势人群,使用干扰素后效果欠佳,会出现肝纤维化吗?
文章图片
黄医谈健康|乙肝小三阳优势人群,使用干扰素后效果欠佳,会出现肝纤维化吗?
文章图片
黄医谈健康|乙肝小三阳优势人群,使用干扰素后效果欠佳,会出现肝纤维化吗?

前几天有人问我 , 乙肝小三阳如果是优势人群 , 使用干扰素后效果不好 , 会进展到肝纤维化吗 , 概率有多大?
概率问题无法回答 , 存在个体化的差异 , 要回答上面的其他问题 , 要知道为什么部分乙肝患者成为功能性治愈的潜在优势人群后 , 会选择干扰素?
目前使用干扰素 , 不管是单用还是联合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 , 都是希望能提高治疗效果 , 什么治疗效果?就是除了让HBV DNA尽快转阴 , 还能实现e抗原或表面抗原的稳定转换 。 比如 , 大三阳患者要转为小三阳 , 需要好的抗病毒时机 , 一般在免疫激活能力较强的时候开始抗病毒 , 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或者肝穿刺提示有显著炎症的时候 , 提示有较强的免疫应答能力 。 这个时候使用核苷类似物治疗大三阳肝炎 , 很多患者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 。
但是依然有少数人还是无法实现转为小三阳 , 需要在病毒水平较低、e抗炎水平较低的时候 , 联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 能增加e抗原的转换 , 实现大三阳转为小三阳 。
干扰素相比核苷类似物 , 有一个区别就是除了抗病毒作用 , 还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 , 这对肝脏特异性免疫的恢复、增强 , 提高清除乙肝病毒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
对于小三阳患者而言 , 如果出现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200-300u/L之间)、表面抗原水平低于1500或者家族史中有成员出现了自发清除病毒、较年轻、肝脏基础理想的那一类人 , 就是乙肝小三阳使用干扰素的优势人群 。
在临床中 , 肝病医生除了积极帮患者发现好的抗病毒时机 , 及时优化治疗 , 还有就是筛选乙肝的优势人群 , 尽可能准确地发现有潜在实现功能性治愈的那部分人 。 对于这类人群 , 核苷类似物联合或序贯干扰素等方案 , 都是我们经常考虑的方案 , 需要结合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个体化治疗 。
对于优势人群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 最重要的就是评估应答效果 , 及时防治干扰素的不良反应 , 根据应答结果来细化后期的治疗 。
目前乙肝小三阳的优势人群 , 很多人都实现了乙肝病毒转阴或极低水平 , 肝功能基本正常 , 表面抗原水平一直下降 , 已经到了1500IU/以下 , 希望尝试表面抗原转阴 , 进一步降低肝癌的风险 。
但是在临床的随访中发现 , 使用干扰素后 , 理想状态是乙肝病毒持续阴性 , 表面抗原水平持续下降 , 直至出现阴性 , 伴有或不伴有转氨酶的升高 。 这种转氨酶升高 , 常见是干扰素诱导的肝炎活动 , 提示有很强的免疫激活能力 , 这种现象提示功能性治愈的机会更大 。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使用干扰素后 , 幸运地一步到位 , 实现表面抗原转阴 。 临床上还有干扰素应答不佳 , 需要及时优化治疗 。 如果没有及时调整方案 , 导致治疗失败会有增加肝病进展的风险 , 其中干扰素应答欠佳期间 , 出现的反复肝炎活动 , 就有进展到肝纤维化的风险 。 比如单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 尽管表面抗原水平有一定水平的下降 , 但是HBV DNA没有明显下降 , 甚至没有转阴 。 其中有部分患者因为病毒无法转阴 , 表面抗原下降缓慢甚至出现反弹的时候 , 出现肝炎活动 , 在随访中发现肝功能异常 , 肝脏B超提示回声的改变 , HBV DNA没有下降 。 像这种情况 , 提示单用干扰素的效果欠佳 , 如果没有及时调整治疗 , 肝炎活动会出现持续或反复 , 就有纤维化形成或进展的可能 。 换句话说 , 使用干扰素如果抗病毒效果不好 , 出现了肝炎活动 , 各项检查指标未见好转 , 肝病也容易进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