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直升机降落自家玉米地救援,他一句话让人破防,两个警员儿子也坚守一线……( 二 )


9月6日早上 , 吕德寿带上村里的年轻人 , 上山把砸死的那头100多斤的猪抬了回来 , 分给大家煮了 。
刘继康和村干部组织民兵、党员投入到抗震救灾、安置村民的工作中 , 逐一清点人数 , 积极联系外界 , 上报受灾情况 。 刘继康介绍 , 村里只有一个村民在地震中头部受伤 , 但基础设施、房屋受损严重 , 如今调查发现 , 只有两栋房子可以入住 , 其他都被贴上了“红牌”“黄牌” 。
地震之后 , 村民首先自救 。 年轻人轮流从1公里外的山间背回饮用水 , 有村民拿出家中的发电机交给村委会 , 村里所有摩托车内的汽油被集中起来 , 用于早晚短暂发电 , 用于短暂照明 , 以及给手机充电 。
村里有一个爱心妈妈家政服务队 , 15名队员 , 震前主要帮助村里年纪较大、身体不好、无法自理的老年人 。 地震发生之后 , 队员们带头在安置点为大家洗菜做饭、照顾老人、维护秩序 。
“网红父亲”
一名受伤的村民和一名心脏病患者急需救援 , 刘继康将情况汇报给了镇上干部 。 9月7日 , 一架直升机开进村里 , 在空中盘旋几圈后 , 终于在一片玉米地找到了降落点 。 螺旋桨的风力很大 , 地里的玉米倾伏了一大片 。
那片玉米地正是吕德寿的 。 有村民跟他说 , “你家玉米地遭了 。 ”吕德寿只说“这点玉米算啥 , 玉米没了明年还可以再种 , 人没得了啥都没了” 。
吕德寿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 村子地处山谷 , 全村3个组 , 一组在山脚下 , 二组在山头上 , 三组在山的另一边 , “那片玉米地已经是最佳的降落点 。 ”
降落之前 , 飞机已经空投了面包、方便面、矿泉水等救援物资 。 之后的两天 , 飞机又在玉米地停靠多次 , 送来包括帐篷等更多救援物资 。 9月9日 , 被困在村里的9名游客也被接了出去 。
刘继康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 滞留在村里的20多名游客分为两组 , 在山脚下的一组已经提前被救援人员接走 。 二组在山上 , 因为道路不通 , 9名游客只有跟村民同吃同住 , 挤在帐篷里 , 但他们都受到了优先安排 。
通过外面传递进来的消息 , 吕德寿夫妻俩终于知道两个儿子没事 , 心里也就踏实了下来 。
吕德寿的3个孩子 , 都读了大学 。 年轻的时候 , 吕德寿在景区给游客抬滑竿、背包、拍照 , 供3个孩子上学 。 如今 , 33岁的大儿子吕鑫波在磨西派出所做民警 , 29岁的小儿子吕鑫龙在磨西派出所做辅警 , 二女儿在甘孜州新龙县当老师 。
现在年纪大了 , 吕德寿主要在家种地 , 养了10多头猪、10多只羊 。 妻子旅游旺季在民宿打工 , 做卫生、收拾房间、给游客做饭等 , 旅游淡季在家种地、养猪、放羊 。
吕德寿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 地震发生时 , 受到惊吓的猪和羊全都跑到山里了 , 至今没时间去寻找 , 也不知道这些牲畜能否自己跑回圈舍 。
他看到村里那些救援人员 , “打心底里感激他们 。 ”他说救援人员比受灾的村民还辛苦 , 大老远来到村里 , 干最重的活 。 他们的家人应该也会很担心他们 , 但他们领着任务 , 就必须奔赴一线 。
他能这样理解 , 是因为自己两个儿子也在一线救援 。 他说 , 儿子身为警察 , 灾难面前必须坚守岗位 , 冲锋在前 。
警员兄弟
9月5日当天 , 吕鑫龙正好开始休年假 。 上午把衣服洗了 , 吃完饭回到3楼的宿舍 , 准备拆下被套来洗 , 然后下午赶回泸定县的家中 。 地震突然发生 , 一声巨响 , 然后是轰隆隆的声音 。 他以为跑不出去了 , 选择蹲在桌子下面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