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化妆品为何喜欢推出“烧脑”概念

时本
国家药监局9月16日在官网发布文章 , 提醒公众警惕宣称“促进睫毛生长”的睫毛液 。 文章指出 , 截至目前 , 国家药监局未批准任何宣称具有促进睫毛生长功效的化妆品 。 另外 , 国家药监局也未注册或者备案任何“前列腺素”相关的化妆品原料 , 将比马前列素等前列腺素类似物作为化妆品原料用于化妆品生产 , 应予禁止 。
近段时间 , 国家药监局有点忙:上个月刚通报称化妆品“蝶恋花美白祛斑冻干粉”未经注册或者备案;几天前 , 则发文称“干细胞化妆品”是个伪概念;如今再针对一款睫毛液发文提醒消费者……在短期内 , 对化妆品乱象可谓频繁出招 。
这些化妆品大多使用一些比较生僻甚至“烧脑”概念 , 如宣传具有“促进睫毛生长”功效的化妆品当中的比马前列素、曲伏前列素等成分 , 以及“干细胞化妆品”当中的“植物干细胞”等 , 这些概念都会让普通民众觉得很陌生 。
化妆品企业为何偏爱这些概念?因为只有生僻的科学概念 , 才能既保持足够的模糊空间 , 又让人信服于它的“科学性” 。 先用“烧脑”的概念将消费者“唬住” , 再利用民众普遍不愿深究其科学原理这个弱点 , 通过推出一些看似有理、实则经不起推敲的“浅显道理” , 来争取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
宣称“促进睫毛生长”的睫毛液 ,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部分患者使用比马前列素、曲伏前列素等降低眼压的药物后 , 出现睫毛增长、增多、增粗的现象 , 一些消费者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它就能“促进睫毛生长” 。 然而 , 科学不仅不能想当然 , 而且哪怕有一丝不够严谨 , 都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果 , 更关键的是 , 将药物的副作用不能简单地利用 , 否则 , 效果不一定出现 , 危害却一定出现 , 让健康付出惨痛代价 。
【前列|化妆品为何喜欢推出“烧脑”概念】在“质子水”、“量子技术”等概念屡成营销噱头的背景下 , 消费者理应对不太理解又被广泛运用的概念保持警惕 , 切莫轻信和盲从 。 至于科普与宣传 , 则应提高效率和针对性 , 帮助民众了解这些概念出现的真实意图 。 既然产品未经注册 , 那么相关产品就不具备合法的身份 。 让此类产品从市场上消失、让夸大宣传付出相应代价 , 这种常见欺诈手段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载体 , “烧脑”概念就会失去作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