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解读丨这学期开始实施新课标,家长和学生高度重视这些变化( 三 )


名师解读丨这学期开始实施新课标,家长和学生高度重视这些变化
文章图片
朱婷老师在上课
在给家长的建议中 , 朱婷表示 , 对于新课标的实施 , 家长可以关注到这样一种大方向的变化 , 及时转变观念 , 了解到英语这门学科 , 从以前的着重考试技能 , 背单词、短语、语法就能过关 , 到现在可能就行不通了 , 英语将越来越多地涵盖文化和思维能力的考查 , 如果孩子的视野窄了、思维能力跟不上 , 那么在考场上可能也无法得心应手 。
因此 , 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去帮助孩子拓展视野 , 引导孩子多阅读、多去关心和关注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 , 并尝试着用英语的思维进行观察和评论 , 同时了解中国文化 , 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 。
体育:
跃升仅次于语文数学的第三大主科
让孩子保持运动习惯很重要
除了语数外 , 体育无论是在中考分值中占据的分量 , 还是在学校课时安排中占据的比例 , 这门曾经的“豆芽”学科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 加之不少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 , 将孩子的体质健康放在了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位置 , 所以新课标对于体育而言 , 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 也是不少家长关注的话题 。
对此 ,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罗亚和介绍 , 首先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变化来说 , 家长值得关注的可能主要有三点:
一是新课标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 , 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体验运动的魅力 , 所以今后面向全体学生的、经常性的、参与性的体育比赛(展示)活动会更多 。
二是为了解决学段之间的衔接问题和学生所掌握的运动技能之间的差异问题 , 新课标中学生专项运动技能水平弱化了与学段的对应 , 比如说篮球 , 弱化了3年级要达到什么水平、5年级又要达到什么水平 , 而是按学生运动水平和大单元来进行课程设计 , 既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 又关注到了不同孩子之间的兴趣爱好和体质差异 , 以此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1-2项运动技能 。
三是体育课的课时比例会不断增加 , 新课标要求学校各年级均要开设“体育与健康”课 , 占总课时比例10%-11% , 超越了外语和理化生、科学 , 成为小、初阶段仅次于语文和数学的第三大主科 。 不仅如此 , 新课标还明确学校需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开展体育锻炼等 , 发展学生特长 。 另外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 ,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 , 而当下成都多个区域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 不少学校都达到了每天一节体育课的水平 。
另外 , 对于新课标会不会对中考体育产生影响?
名师解读丨这学期开始实施新课标,家长和学生高度重视这些变化
文章图片
罗亚和老师在对2022版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进行全面解读
罗亚和表示 , 目前成都中考体育其实和新课标的方向是一致的 , 培养核心素养、体能技能同步提升、日常监测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等切合度非常高 , 新课标对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以及体能提升 , 都有很大帮助 , 因此家长不必因为新课标的实施而感到焦虑 。 从今年成都中考新体考的实施来看 , 认真参加体育课和日常锻炼的学生 , 得分率跟往年相比并没有降低 , 自选类项目尊重了学生个性发展 , 不少区域和学校的体考成绩还有所提高 。
所以体育方面 , 他建议 , 家长要做的就是从小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 , 让孩子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 并长期坚持 , 同时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 , 选择孩子擅长的项目去练习和培养 , 如果只做应试培训 , 反而有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运动兴趣 , 不利于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 , 也不利于孩子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