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校长:我为什么要求自己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哈佛校长:我为什么要求自己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文章图片
「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优秀的程度 。 」
当一个人处于陌生的环境 , 他的优点和弱点都会更容易暴露出来 , 这是我们认识自己的机会 。
哈佛300多年来唯一一位女校长德鲁·福斯特说过:
好的教育之所以好 , 是因为它让你坐立不安 , 它强迫你不断重新认识自己和周遭的世界 , 从而不断做出改变 。
这话同样适用于旅行 , 多少人一生中的重要改变 , 都是在旅途中碰撞发生的 。
那些路途中擦肩而过的 , 关于贫富、关于高下、关于聚散 , 冲击了多少人的心灵 。
德鲁·福斯特在哈佛的另一个演讲中 , 也谈及了旅行的意义 ,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 , 到底为什么一定要出去看看这个世界 。
哈佛校长:我为什么要求自己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文章图片
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
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 , 也算是一个规划 。
这个习惯从小就有 , 一直持续到现在 。
直至今日 , 我每年都会带孩子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 对我来说 , 以学习的方式旅行 , 已成为一种传统 , 意义在于成长 。
1.了解世界
哈佛校长:我为什么要求自己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是每一个旅行者内心的动力
世界越来越小 ,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和陌生人打交道 , 都在熟悉各种第一次 。
孩子们身处的世界 , 已经成了一个大家庭 。
科技让人们的国籍变得模糊 , 让通讯变得快捷 , 也让我们不得不适应纷繁多变的社会环境 。
孩子们的未来 , 必定是和各个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 在一起工作生活 , 了解世界是他们的必修课 。
不久前 , 由教育界、商界领袖共同组成的“美国新劳动力技能委员会” , 颁布了21世纪的人才应该掌握的技能 , 其中 , “了解整个世界”是首要的技能 。
哈佛校长:我为什么要求自己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文章图片
世界有太多东西需要我们去熟悉 , 去探索 , 绝不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 。
语言只是一种工具 , 比它更重要的 , 是熟悉陌生的文化与历史 , 了解异国的人文与生活 。
所以 , 每年我和孩子们一起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
品尝其他国家的食物;熟悉交通路线和公共标志;欣赏形式各异的建筑;体会种类不同的宗教现象;体验与陌生人相处;适应各种气候状况;甚至是那里的空气中弥漫的不同味道 。
哈佛校长:我为什么要求自己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文章图片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 总会听到孩子们这样说 , 这和我们那里不一样 , 这个一样 , 也会比较什么地方好 , 什么地方不好 。
在这样的比较中孩子们更善于观察 , 感知变得敏锐 , 胸怀也更宽广 。
当眼里看过更大的世界 , 心中才能更宽容 , 才能更坦荡 。
接受彼此的不同 , 尊重相互的差异 , 是“了解世界”的重点 。
2.我们该怎么旅行和了解世界?
认识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种 , 通过书籍、影像资料 , 和别人聊天都能让我们了解世界 , 但没有哪一种比身临其境的体验更重要 。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
我和孩子的一贯做法是:
行万里路前读万卷书 , 行万里路中阅人无数 , 行万里路后思索回顾 。
每到一个陌生国家前 , 我和孩子们会一起进行长达一周的自我培训 , 包括语言、文化、生活细节和摄影技巧 。
印象很深的是去意大利的一次旅行 。
提前一个月 , 我们开始阅读相关的书 , 孩子们对文艺复兴要有基本的了解 , 我会跟他们说卢浮宫的神秘和拿破仑的传奇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