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广悦《宝清旧事(2)好人李娜的厄运与幸运》( 九 )


她深情地看着一直为她操劳的父母 , 爸爸脸上的皱纹又加深了 , 眉宇间锁着淡淡的愁云 , 妈妈的两鬓已经染上了白霜 , 两个人看上去苍老而又憔悴 。
她觉得自己太对不起父母了 , 老人把自己养活这么大 , 不但没有得到自己的孝敬 , 反而要受自己的拖累 。 他们才年过半百 , 在到了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时候 , 却因为自己的不幸而让他们晚年劳累 。
她想到自己的眼病越来越重 , 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 , 以后自己不更成了爸妈的累赘吗?难道自己还要继续把他们拖累下去 , 拖累到死吗?
思前想后 , 李娜作出了一个自以为聪明实则愚蠢、自以为善良实则残忍、自以为高尚实则卑微的决定:趁着自己尚未完全失明 , 想个办法一死了之 , 这样自己和家人就都得到解脱了 。
她还愚蠢地认为 , 虽然自己的离世会给父母带来痛苦 , 但长痛不如短痛 , 父母可能悲痛一阵子 , 时间长了会逐渐忘却痛苦的 。 再说 , 自己上有姐姐下有弟弟 , 都能够照料父母 。
一想到即将离开这个曾经带给她那么多快乐的世界 , 她就心如刀绞 。 自己才二十几岁呀 , 还有很多的事情自己没有经历过 , 还有很多的幸福自己没有品尝到 , 这让她如何甘心呢?可是一想到自己会成为亲人的负担 , 她铁了心要告别尘世 。
这个念头在李娜的脑海中一经形成 , 尤其是随着眼疾的加重 , 始终挥之不去 。 她太爱自己的爸妈了 , 无以回报 , 就偷偷地去买了三万元保险金的人寿保险 , 身故受益人是父母双亲 。 她的这条命难道就值三万元吗?她也想多给父母留些钱 , 可是实在拿不出钱去买大额保险了 。
古人云:“蝼蚁尚且贪生 , 岂有人不惜命 。 ”对于轻生的念头 , 李娜不知思考了多少次 , 动摇了多少次 , 坚定了多少次 。 一想到一望无际的黑暗和寸步难行的艰辛 , 一想到父母年过半百、自顾不暇时还要照顾她的窘境 , 她认为这一切只能是以死解脱了 。
(李娜曾经四次寻短见 。 第一次是分几回买了50片安眠药 , 睡觉前悄悄地服下了;第二次是公出时佯作失足栽进了深深的湖水中;第三次是骑上自行车在十字街头横冲直撞 , 一心想要在车祸中丧生 , 结果都没有死成 。 略)
李娜在心情好一些的时候 , 把这三次经历都告诉了母亲 。 她说:“妈 , 你知道我多害怕日落啊 , 因为第二天我可能就再也看不见日出了!”她想让母亲有个心理准备 。
她的内心中每天都在激烈斗争 , 每天都在反复比较:是应该活下去呢 , 还是应该结束生命呢?她想 , 可不能再动摇了 , 说不定自己哪一天完全失明 , 那时候想要自杀都不容易了 。 她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理由去死 。
(第四次寻短见 , 是2003年6月的一天 。 李娜跟校长请假说出去办点事 , 坐客车到了佳木斯 , 在站前附近找了家小旅店住下 。 她插上门 , 将事先准备好的30片安眠药和一小瓶抗过敏药一起吞了下去 , 静静地等待着死神的来临 。 结果 , 她被来旅店查房的民警救了 。 略)
李娜到家之后 , 屋里顿时哭声一片 。
爸爸李天栋拉着女儿的手说:“李娜呀 , 你的心好狠哪!找不到你了 , 你妈投了河 , 要不是被好心人救起 , 你再也见不到你妈了 。 ”
她的母亲更是伤心欲绝 , 躺在炕上 , 哽咽着说:“李娜呀 , 你不要妈了 , 你死了妈可怎么活下去呀 。 你想一走了事 , 你这不是给家里减轻负担 , 你是想要爸妈的命啊!我的孩子呀 , 你可不能再做傻事了!”
李娜百感交集 。
然而 , 想要彻底转变一个人已经形成许久的念头太难了 。 用李娜母亲的话说:“她要是不换魂儿 , 别人的话听不进去呀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