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寒食节的第几天 寒食节不一定是清明节的前一天 , 确切的说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 , 清明节前一二日 。
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起源 ,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 , 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 , 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励精图治 , 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 。但介子推不求利禄 , 与母亲归隐绵山 , 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 , 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 , 将其葬于绵山 , 修祠立庙 , 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 , 以寄哀思 , 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
寒食节的禁忌 1、禁火 , 禁烟 , 其实这也是寒食节的习俗 , 在这一天是不允许生活做饭的 , 每一户人家都要吃了冷的食物 。古时候在这一天要是生火的话就是对神灵的不敬 , 是会有灾难降临的 。
2、禁止在墓地拍照 , 寒食节也有和清明一样的扫墓活动 , 只是清明对于大众来说了解的比较多 。扫墓是对先祖的祭拜所以不允许在墓地拍照 , 在墓地拍照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 , 可能会引来不好的怪罪 。
3、寒食节期间禁忌买鞋 , 鞋与“邪”谐音 , 这段期间和清明期间一样都是阴气比较重的日子 , 买鞋回去的话相当于是把邪气带回家 。
4、忌在床头挂风铃 , 即便是从前就挂着的也要在寒衣节这一天摘下来 。因为风铃是容易招来鬼怪的器物 , 人们在睡觉的时候又往往是最容易招来鬼怪入侵的时刻 。
清明节的来历和发展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 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 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 , 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 , 节期很长 , 有10日前8日 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 , 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 , 1935 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 , 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
要谈清明节 , 需从一个节日——寒食节说起 。
寒食节 , 又称热食节 , 禁烟节 , 冷节 , 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 , 也就是距清明节 不过一天或两天 , 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 , 不许生火煮食 , 只能食备好的热食 , 冷食 , 故而得名 。
清明节的起源 ,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 , 后来民间亦相仿效 , 于此 日祭祖扫墓 , 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 。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 节气 。清明节气共有15天 。作为节气的清明 , 时间在春分之后 。这时冬天已去 , 春意盎然 , 天气清朗 , 四野明净 , 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 。用“清明”称这个时期 , 是再恰当 不过的一个词 。
地球公转一周为黄经360度 , 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时定为春分 , 而后每运行15度有 一个节气 , 共有二十四节气 。因此 , 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 , 由于闰年的原因 , 所 以会相差两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清明前后能不能问候早上好?清明节前后相关忌宜有哪些?
- 清明节和复活节的区别?清明节和复活节有哪些习俗?
- 抑郁症是人类心灵的杀手
- 厨房这物不丢竟会挡住财神爷
- 姓名笔画数暴露你是否是富贵命
- 为何心理疲劳是对生命的透支
- 泡菜不脆是什么原因
- 琅琊郡是现在的哪里 琅琊郡历史遗迹有哪些
- 历史上第一位记载三七的人是谁
- 其实,男人心底里的“旺夫”女人,就是让他“离不开”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