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狂人”谢建光:35年拉板车走30万公里,59岁终止步在黑河
谢建光 , 卒于2018年1月23日 。 其离世后 , 不少人通过朋友圈发文来悼念他 。
那么 , 这个在大部分人眼里看着很陌生的名字 , 很陌生的人的去世 , 为何也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度呢?
因为他曾是“徒步狂人” , 在长达35年的时间里 , 仅凭一个人拉着自己的板车走了有30万公里的路程!如果生命不是终止在59岁 , 或许他还会继续走下去……
文章图片
他的行为挺映衬古人说的那句“读万卷书 , 行万里路” , 从最开始的流浪汉到后来的旅行作家 。
谢建光在这条不断行走的道路上充实着自我 , 他看过的景色、获得的感悟皆糅合进自己写的《疯行天下》这本书中 。
诚如书名那样的“疯狂” , 这个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的“天下第一疯”谢建光 , 为圆自己“拉着小木屋 , 走遍全中国”的心愿 , 闯出了一条艰苦却能自娱自乐的道路 。
对于出身贫寒的一个农民而言 , 他是如何做到“行万里路”的呢?又是如何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完成那些艰巨任务的呢?听了他的人生历程 , 或许你会对生活有全新的感悟……
文章图片
01他早年辍学且无心干杂活 , 高考失利对人生迷茫
谢建光出生于1959年 , 家乡在浙江宁波——一个经商者遍地的城市 。
但由于他出生在一个局势动荡的时代 , 故自家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父亲成为那个时代的受害者导致童年的谢建光经常被人用异样的目光看待 。
等上了中学 , 怀揣着作家梦的自己却遇上了一个令人讨厌的政治老师 , 这个老师对谢建光一直有偏见 , 致使他开始厌恶校园生活 。
有时候就是这样 , 一个老师的良善与否能决定、影响、关乎孩子的一生 , 故而合适的教育之于人的一生尤其重要 , 稍有不慎就会使孩子误入歧途 。
文章图片
不过谢建光倒没有误入歧途 , 只是他开始抵触学校的规矩并且不愿再去学校 , 年轻的他有了做工养家的念头 。
然而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民 , 他没有像一些宁波人那样爱上经商 , 倒是对一些四处奔走的商人产生浓厚兴趣 , 他愿同那些出过远门的大人交谈 , 听些其旅途中的趣闻 , 在对方绘声绘色地描述中憧憬着自己的未来 。
父母觉得既然他想做工养家那就脚踏实地做些实事 , 父亲安排谢建光去当学徒 , 干些木匠和油漆匠之类的活儿 。
谢建光也先后跟着好几个师傅学手艺 , 但他始终不能静下心来做事 , 学艺也不是很精 。
文章图片
在他17岁做木匠活时 , 由于操作不慎被刨板的机器削去了自己的两个手指 , 这就更令他沮丧不已了 。
“我的命真是太糟了!”谢建光发出这般感慨 , 开始深深地怀疑起自己的人生来 。
此时的谢建光其实还存有一个读书梦 , 虽然对去学校有抵触之情但他热爱读书写字 , 因此当高考的春风重新吹来时他也准备报考 。
然而现实还是无情地给予他当头一棒 , 毕竟荒废了学业多年 , 想要考上大学谈何容易?
文章图片
结果也不出所料 , 谢建光落榜了 。 怅然若失的他回了老家 , 既没考取心仪学府又丢了工作的他对前途一片迷惘 。
父母眼看着彼时才23岁的青年事业毫无着落 , 不禁想着先给其找个合适的女人来成家 。 但谢建光对他们“先成家后立业”的建议并不苟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女人每天吃1个百香果,坚持一段时间,身体会有5个“微妙”的变化
- 今评弹丨老师将收礼清单“误发”班级群,师德失守少不了家长的“配合”和推波助澜
- 林志玲婚后更“水美”,一袭黑色礼服依旧敢穿敢晒,身材更佳从前
- 法官|《底线》触动我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那些触碰了“底线”的台词
- 《底线》触动我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那些触碰了“底线”的台词
-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却很少有人知道被救之人的结局
- 冰心离世后,其孙子为何在墓碑刻上“教子无方,枉为人表”?
- 一代“针神”沈寿,为慈禧寿礼流产不孕,死后情史被丈夫公布于世
- 俗语“6月初6龙晒甲,大姑小姑回娘家”:六六大顺日记得3做3不能
- 连衣裙 “毛晓彤”个子虽不高却很有气场,穿白裙配短发亮相,女人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