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谁在操纵女性的审美?( 三 )


但实际上 , 这话并不完全对 , 因为自愿并不代表着自由 。
特别是后资本主义时代 , 所有人都认为自己的选择是自愿的 , 并没有人绑着你去化妆 , 去买形形色色的商品 。
其实 , 资本对人们的“规训”会变得更加隐蔽 , 更加难以察觉 。
它很温和 , 不会让你裹小脚 , 不会让你穿塑身衣 , 不仅不会 , 还会不断去赞美你 , 颂扬你 。

社会谁在操纵女性的审美?
文章图片
影片《穿普拉达的女王》中 , 初涉时尚圈职场的小白安迪 , 看到同事拿出那两个腰带 , 嘲笑它们有什么不同 。

社会谁在操纵女性的审美?
文章图片
时尚女魔头米兰达顿时发怒 , 不留情面地羞辱了安迪对时尚的“无知”:
“你身上挑选的那件蓝色的条纹毛 , 你以为是按你的意思认真地选出这件衣服?
并不是 , 首先你都不明白那件衣服不是蓝色也不是青绿色或琉璃色 , 实际上它是天蓝色 。
你也不知道 , 从2002年Oscar de la Rent 的发布会第一次出现了天蓝色礼服后 , 天蓝色就出现在随后8个设计师的发布会里 , 然后才风行于全世界各大高级卖场 , 最后大面积地流行到街头 , 这样你才能在廉价的卖场里买了它 。 ”
你以为的自愿 , 实际上是经过巧妙诱导的 。

社会谁在操纵女性的审美?
文章图片

社会谁在操纵女性的审美?
文章图片

社会谁在操纵女性的审美?
文章图片

社会谁在操纵女性的审美?
文章图片

社会谁在操纵女性的审美?
文章图片

社会谁在操纵女性的审美?
文章图片
米兰达的这番高论 , 正是道出了资本世界下商品运行的其中一个法则 , 就是通过垄断审美的权力 , 让消费者为了迎合“高级感”主动选择他们想让消费者选择的东西 , 还以为是自愿的 。
另外 , 还可以通过铺天盖地、席卷网络和电视的化妆品广告 。
几个荷兰大学教授在经过对比实验后 , 在《消费者报告》期刊发表了一个令人大吃一惊的观点:
化妆品广告会让女性觉得自己更丑 。
而且这是商家故意如此的 。

社会谁在操纵女性的审美?
文章图片
(《消费者报告》杂志)
在上世纪30年代十里洋场的上海 , 当时的美妆日化国货就开始在《申报》刊登图文和软文广告了 。
1932年 , “无敌牌蝶霜” 打了一则关于“恋爱哲学”的广告 。
黄女士才结婚不久 , 丈夫就已经对她没有多大兴致 , 李女士结婚十年 , 夫妇两人仍然如胶似漆 。 黄女士问李女士秘诀是什么 , 她是这么回答的:
“姊结婚后毫不修饰 , 我则不然 , 每日必搽无敌牌蝶霜 , 故能容光如新;姊以后倘能每日搽用无敌牌蝶霜 , 则夫妇间爱情必能恢复原状” 。

社会谁在操纵女性的审美?
文章图片
(无敌牌牙膏广告:“用无敌牌牙膏擦牙 , 与爱人接吻 , 又香又甜蜜 。 ”)
今天看来 , 这则广告当真粗暴 , 有意无意暗示你不化妆就会变丑 。
人类学研究者Amy Farrell曾在《肥胖羞辱》一书中如此描述 , 从19末起 , 随着社会推崇以瘦为美 , 各种节食指南出版 , 老奸巨猾的商家们逐渐学会了“肥胖羞辱”的这一套 , 使女性倍感压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