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谁在操纵女性的审美?( 四 )
化妆广告的这种暗示和肥胖羞辱套路是一样的 , 其实就是“外貌羞辱” 。
“眼睛越大越好 , 皮肤吹弹可破 , 你什么时候都必须像个少女 。 ”不像就不好看 , 这些理念被一点一点灌输到脑海里 。
可时间流走 , 又岂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只有用化妆来弥补了 。
后来 , 某医美品牌 , 干脆丧心病狂地喊出了一句“女人美了才完整”的广告词 , 赤裸裸地羞辱 , 毫不掩饰 。
据说 , 他们此前内部讨论的结果是“女人整了才完美” , 由于过于惊世骇俗 , 才没敢放出来 。
文章图片
从消费者心理学角度 , 非功能型产品 , 香水、口红、眼影、高跟鞋等 , 它们的广告本身就是一种焦虑制造机 。
通过羞辱你 , 来达到让你焦虑的目的 , 进而让你心甘情愿地掏腰包 。
正如美国女性主义者纳奥米·沃尔夫在《美貌的神话》所说:
美貌在父权制的强权和资本主义的操控下 , 成为控制女性的工具 , 而对于美貌的崇拜 , 使得女性在不知不觉成为父权制的共谋者 。
文章图片
(《美貌神话》)
类似的针对男性的羞辱性营销也有 , 比如嘲笑中国直男不会打扮 , 邋遢 , 进而上升到不会打扮的男生看起来就没有自信 , 但这种“直男羞辱”效果相对不突出 , 因为在这个时代 , 直男被调侃、被骂的次数太多了 , 都习惯了 。
在一个性别等级秩序里 , 谁拥有包括力量、肌肉、权威、财富等特质 , 谁才能真正掌握话语权 。
相对来说 , 位于社会顶层的男性和女性更具备这些特质 。
有人采访格力集团的董事长董明珠 。
“您每天花多长时间在自己的穿着打扮与妆发上?”
“我很简单 , 大概五分钟就可以 。 ”
“那您化妆品有多少种?”
“没有什么化妆品 。 ”
文章图片
以董明珠的能力和身价 , 她可以不需要任何化妆品 , 也不在乎什么女性特质 。
真正掌握了财富、权力的女性 , 才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 , 这样写道:
“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 , 那么妇女的解放 , 妇女同男子的平等 , 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 。
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 , 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 , 才有可能 。 ”
建国以后 , “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 , 男女同工同酬成为了当时的铁律 。
文章图片
这是中国女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走上历史舞台 , 并成为了新中国的中坚力量 。
在过去的宣传画里 , 我们常常能看到妇女们这样的身影 , 她们手里挥舞着生产工具 , 身体健壮 , 充满力量 , 落落大方 , 自信阳光 。
这些都具备上面所说的支配性的特质 , 这才是真正独立自由的女性 。
文章图片
中国的女性劳动参与率一直都是世界上最高的 。 所以 , 在中国 , 女性化妆的选择相对而言更加自由 , 不会轻易由某类男性来定义 , 一直还会调侃 , 就算化了妆 , 很多直男都看不出来 。
而在女性劳动参与率较低的社会 , 女性很容易就被剥夺了自由选择是否化妆的权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景甜 你可以不混社会,你不能不懂社会
- 护肤 中国女孩不爱化妆?3000亿的大市场到底谁在买单?
- 紫薯 印度社区组织帮助跨性别者重新融入社会,背后是百万人群
- 社会继“蜂花”后,国内又一“洗发水”备受欢迎,不仅控油还显光泽
- 企业“奢悦”持续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公益事业
- 高冷 小男孩换了款社会人发型后,气质瞬间变高冷,女生:完全没办法淡定了
- 品牌调性
- 义务【中青时评】医美低龄化的“丑”需要全社会来“医”
- 社会韩国女孩不想“化妆整容”却遭死亡威胁,只因长相不符合主流审美
- 义务医美低龄化的“丑”需要全社会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