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建立情感“联结”,没时间也可以高质量陪伴( 二 )


联结式陪伴既是肢体语言上的表达 , 像给予孩子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拥抱 , 更是彼此敞露内心的情感流动 。
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建立情感“联结”,没时间也可以高质量陪伴
文章图片
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建立情感“联结”,没时间也可以高质量陪伴】02用心和情感 , 做到"联结式"陪伴
英国著名儿童教育家SallyWard也明确表示 , 爸妈完全不需要因为工作陪不到孩子而感到不安 。 唯一要做的是 , 给予孩子固定时间段的陪伴 , 如果是高质的 , 只要一天有30分钟也许就够了 。
同样的 , 想做到"联结式"陪伴 , 其实也很简单 , 只需要用心和情感 , 就可以有多种陪伴孩子的方法 。 在这里 , 给大家提供三个指标参考:
参与度的重心偏向 。 陪伴孩子的过程中 , 父母必须热心参与 , 但主角一定是孩子 , 这样能避免进入上面说到的假装式的陪伴和负重式陪伴 。
既然孩子是主角 , 父母也应该放下手机和工作找出一个固定时间 , 认真陪伴孩子 , 热心、积极主动陪伴孩子 , 不要以方便自己为主 。 如果有着急的事就把事情处理好再陪伴孩子 , 一心二用的陪伴孩子能感觉地到 , 不旦不能高兴反而感到失落 。
不只是晚上的时间 , 早上起来的时间也是可以陪伴孩子 。 仅仅是一顿早餐 , 也可以和孩子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 , 或者最近的感受 。 又或者在早上的半个小时内 , 陪孩子读书、听音乐等等 。 如果有条件的话 , 父母们可以缩减通勤时间 , 或者由一方带着孩子到一方上班地方吃个午饭、一起逛逛书店和超市 。
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建立情感“联结”,没时间也可以高质量陪伴
文章图片
既然孩子是主角 , 那么就以孩子为主导 , 父母不要太紧张孩子这一点玩耍或者聊天的时间 , 相信孩子能在陪伴中有所成长 。 所以孩子玩的时候不用太过注意引导 , 因为太过用力引导就会变成控制孩子 , 这样的陪伴就好像枷锁一样捆绑孩子令孩子窒息 。
比如面对孩子的想法 , 不评价对错 , 而是客观说出自己的想法;面对孩子的游戏 , 以孩子的角度看待并投入 , 少些大道理和说教等等 , 有意识简单引导下就可以了 , 这个引导以"善良"和"正义"为主 , 或者对孩子可能出格的行为先约法三章 , 温和地与他设定界限:不伤害他人和玩具 。
像一位母亲陪四岁孩子玩过家家游戏的时候 , 每次孩子沉浸在他的搭建的城堡里的时候 , 他的妈妈让他给自己分配个角色任务 , 然后叫妈妈这个角色去做什么事 , 有时候为了更加地贴近人物角色的需要 , 妈妈还会和孩子去做些服装需要的道具 , 像里面给小娃娃穿的衣服他们就用孩子穿过的旧衣服去改造缝制 , 真是别出心裁 。
共情力在"联结式陪伴"中 , 要有共情力 , 也就是承认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孩子的感受 , 父母才能与孩子走进心理交流的陪伴 。 因为孩子还小 , 所以这种共情力主要是以我们来发出信号 , 让孩子接受并回应 。
因此 , 在陪伴过程中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 对孩子的情绪要感同身受 , 真正理解和尊重孩子 , 很多时候孩子的视觉与我们并不同 。 这从我们蹲下来看周围物品与我们站起来看周围物品的感受不同 , 就可以明白 。
比如 , 他喜欢玩一些暴力的游戏 , 拿着一个玩偶 , 到处破坏 。 你会怎么处理呢?我们经常采用错误的方式 , 即站在孩子的对立面批评他 。
"你疯了吗?""你在干嘛?立刻停止你的行为 , 不然我要生气了 。 "结果会怎样?他会因为不被接纳而沮丧 。 如果换一种方式 , 效果可能完全不同 。 你可以这样对他说∶"他遇到了什么事情了吗?为什么看上去那么愤怒?他是不是想教训这些坏蛋 , 打到他们?"通过承认角色的愤怒 , 认可孩子那样做的理由 。 你这样说 , 孩子会觉得你站在他的一边 , 理解他 。 他接下来会告诉你 , 到底发生了什么 。 你再和他沟通交流引导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