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半截故事,误导了中国几代人,没人反思我们已经失去了什么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只知其一 , 不知其二 。 ”这句话出自《庄子·天地》:“识其一 , 不知其二;治其内 , 而不治其外 。 ”它的意思是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 , 不知道事物的另一方面 。 用来形容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不够全面 。
纵观古今中外 , 我们总是试图从历史故事中挖掘出一些道理传给后人 , 用来教育或是警醒世人 , 但有时候那些片面的理解不仅没有起到教育作用 , 甚至适得其反 , 误导了一代又一代人 , 也许我们真的该反思自己:在试图教育后代时 , 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
文章图片
教科书中的故事
我们都听说过著名的美国汽车品牌福特公司 , 它创立于1903年 , 历经百年发展 , 终于成为了世界上四大汽车品牌之一 , 但是它在20世纪初处于发展阶段时曾遭遇了一次不小的危机 , 而这次危机是被一个名为斯坦梅茨的电机工程师所化解的 。
斯坦梅茨是一个出生于德国的美籍电机工程师、发明家 , 他对交流电系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设计了能产生1万安电流、10万伏电压的高压发电机;研制成保护高压线的避雷器、高压电容器 。 他一生的研究领域涉及发电、输电、电化学等方面 , 获得了近200项专利 。
有一天福特公司接到了大量的订单 , 于是所有的员工们都在生产车间里夜以继日地工作 , 可是突然有一台电机出了故障 , 导致几乎所有工作都无法正常进行了 , 于是公司调来了所有的专家团队来检修它 , 没想到不仅没能修好它 , 甚至连电机坏掉的原因都找不到 。
文章图片
这可把公司领导们急坏了 , 眼看交付订单的日子已经迫在眉睫 , 如果不能按时将这批订单交付使用 , 那么公司将会受到巨大的损失 , 公司的信誉也会一落千丈 。 这时有人提出把著名的电机工程师斯坦梅茨请来 , 所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
斯坦梅茨被请来之后 , 为了找出问题所在 , 他与这台电机同吃同住了三天 , 又找出梯子把电机里里外外都检查了一遍 , 最后他一根笔在电机的某个部位旁边画了一条线 , 员工人们在这里缠绕的线圈多绕了16圈 , 员工按照他的指示把多余的线圈取了下来 , 故障果然排除了!
随后斯坦梅茨向福特公司索要报酬 , 他要求公司支付一万美元 , 这下所有人都惊呆了 , 只在旁边画了一根线而已 , 竟然要这么多的回报!
文章图片
对此斯坦梅茨回应道:“画一条线的价格是一美元 , 知道这条线画在哪里的价格是9999美元 。 ”福特公司听罢就支付给他了这笔钱 。
教科书中引用这个故事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道理:我们要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 高能力才能获得高报酬 。 可是这个故事其实并不完整 , 教科书只讲了一半 , 也误导了几代人 。
不为人知的另一半故事
其实斯坦梅茨出身贫苦家庭 , 又伴有残疾 , 刚来到德国的他举目无亲 , 找工作也屡屡碰壁 。 万念俱灰之时遇上了愿意留他做修理工的工厂老板 , 此后他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
文章图片
斯坦梅茨接受福特公司给予的一万美元报酬之后 , 福特公司看中了他修理电机的才能 , 想要聘请他做高级修理人员 , 可他却婉拒了福特而是选择回到了那个狭小的工厂 。
福特公司经理很不理解便问他为什么放弃高薪工作反而回到小工厂 , 他回答道:“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老板给了我一份工作 , 老板对我有恩 , 我要回去继续为他工作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