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评|共同保护好韦东奕

三个馒头一瓶水 , 北大“学神”韦东奕意外走红 。 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 , 在这个时代被反复争夺 , 当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被拉到大众视线内 , 直播、采访、深挖、评论甚至争议 , 就会纷沓而来 。
|央视网评|共同保护好韦东奕
本文图片
如硬币两面 , 有时这是一件好事 。 比如康巴少年丁真 , 不但因此改变自己的命运 , 还为家乡理塘带来想都不敢想的机遇 。 但韦东奕不同 , 在一个青年科研人员的黄金年龄 , 他更需要的不是曝光度、知名度 , 而是一方清净安然的小天地 。
真正的研究事业 , 枯寂而冷清 。 许多领域的“大神” , 为了保证不被干扰 , 甚至会刻意远离公众 , 远离焦点 , 坐冷板凳 , 当“苦行僧” 。 我们需要这样的人 , 是他们用自己的热爱与真诚 , 自律与克制 , 在客观世界中先行探路 。 保护好韦东奕这样的人 , 不让他们面临“树欲静而风不止”的窘境 , 是整个社会对学术的一份善意 。
韦东奕所在的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 写了一封非常得体的公开信 , 呼吁公众不要对他过度关注 。 信中提到:“青年学者需要安静的治学环境” , 用心良苦 , 也给更多的青年学者提了醒——“爆红”面前是否还能忍受寂寞 , 保持初心?
这是一次美丽的“闯入” 。 这位外表普普通通 , 背后风云万千的青年学者 , 已经与大家见过面 , 打过招呼 , 也给予社会一股向上清风 。
【|央视网评|共同保护好韦东奕】让我们暂时“忘了”他 , 放他回他的小天地 , 用不关注去保护好他对学术的“痴” , 对名利的“钝” 。 假以时日 , 再出现在公众面前 , 他一定会更加光芒万丈 。 (文/守一)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