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穴位理论敷熨|多囊肾不是不治之症!囊肿可以缩小,肾友们加油


经络穴位理论敷熨|多囊肾不是不治之症!囊肿可以缩小,肾友们加油
文章图片
经络穴位理论敷熨|多囊肾不是不治之症!囊肿可以缩小,肾友们加油
文章图片

我国尿毒症的前3位原因是肾炎、糖尿病、高血压 , 这些患者数量都很庞大 , 均以亿计 。
而尿毒症的第4位病因 , 却是只有150万~300万患者的多囊肾病——从这个比例就可以看出来 , 多囊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肾病 , 进展风险很大 , 尿毒症发生率很高 。
正如我的一位患者的妻子所说:“对于普通人 , 多囊肾只是个云淡风轻的名字 。 只有我们患者 , 才知道它有多么痛苦可怕 。 ”
什么是多囊肾?多囊肾是一种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患者年少时 , 肾脏通常是正常的 , 往往在三十岁后 , 会发现肾脏长出了数不清的囊肿 。
囊肿增大导致肾脏体积增大 , 多数患者40岁后出现肾脏胀痛、肾功能受损 , 肾脏长度可由10cm增长至30cm以上 , 导致肾功能丧失、尿毒症 。
多囊肾为什么会发病?多数多囊肾患者的致病基因 , 是位于16号染色体的PKD1基因 , 占多囊肾患者的85%. 少数是4号染色体上的PKD2基因 , 占多囊肾患者的15%.
这两种PKD基因 , 可以表达出多囊蛋白(PC1和PC2) , 多囊蛋白通过多条通路 , 作用于肾脏的囊肿衬里上皮细胞 , 使其增殖 。
衬里细胞分泌囊内液 , 使囊肿增大 , 压迫肾小球使其缺血硬化坏死 , 从而破坏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 导致肾功能丧失、尿毒症发生 。
发病机制比较清楚了 , 开始入手治疗吧?
且慢 , 要想治疗 , 就要弄明白一个问题:
多囊蛋白是通过哪些通路促进细胞增殖的?
这是关键 。
因为在这个发病过程中 , 基因很难改变 , 基因表达多囊蛋白也很难改变 。 要阻止囊肿细胞增殖 , 只能从多囊蛋白、到衬里细胞之间的这个通路来下手阻断 , 但这关键的一环 , 却没有研究清楚 。
针对这一环节 , 各学者进行的研究也有了一些眉目 , 但仍然确定不了详细机理 ,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所以目前通过药物对其进行管控 , 仍有一定的难度 。
托伐普坦是一种可以延缓囊肿生长的药物 , 但价格昂贵 , 且无法缩小囊肿、只能延缓 , 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
也因如此 , 多囊肾被许多人曲解为为不治之症 。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囊肿增大、破坏肾脏吗?情况不是那么坏 。
有研究发现 , 多囊肾的发病通路中 , 有一条是上皮生长因子 , 它可以促进EGF-R的磷酸化 , 导致衬里细胞增殖 。 而一些中药 , 比如三棱 , 可以抑制磷酸化 , 从而抑制衬里细胞增殖 。
多囊肾亦是一种本虚标实的肾病 , 发展到肾衰时虚实夹杂 , 需要健脾益肾、活血通络 。 研究发现:中医药辨证施治 , 可以显著抑制衬里细胞增殖 , 缩小囊肿 。
我曾做过对照试验:近年来普遍采用的西药对症支持治疗 , 可以延缓囊肿增长、延缓肾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速度;而联用中医药后 , 中西医结合则可以缩小囊肿、提升内生肌酐清除率 。
我们的两项研究:
表2:
对照组是普利/沙坦、阿魏酸哌嗪等西药为主的对症支持治疗;
观察组 , 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 , 进行中医辨证施治 。
试验结果:
对照组缓慢进展;
观察组在治疗后的1个月 , 复查囊肿直径、肾脏体积、腹围出现缩小 , 6个月后持续改善 。
通过阻滞衬里细胞增殖和囊内液增加 , 可以控制囊肿生长 。
多囊肾能治好吗?多囊肾是基因遗传病 , 在基因治疗技术出现突破性进展之前 , 致病因素不可根除 , 不存在完全治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