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警惕:毁掉孩子的不是电子产品,而是你所谓的“不忍心”

有一次送妹妹上学的路上 , 看到另一位家长也带着孩子上学 , 骑着电瓶车 , 电瓶车前可以放下一把小椅子 , 而孩子们则坐在椅子上 , 饶有兴趣地玩着手机 。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邻居家的孩子 , 他们非常喜欢玩手机 。 有时候不让她玩 , 她就会哭着玩 , 脸上带着眼泪在地上打滚 。
家长警惕:毁掉孩子的不是电子产品,而是你所谓的“不忍心”
文章图片
家长警惕:毁掉孩子的不是电子产品 , 而是你所说的“于心不忍”
这时候她爸妈受不了了 , 直接把手机给她玩 , 孩子好像成功了 。 一边玩手机 , 一边洋洋自得 , 觉得哭很有用 。 如今 , 手机已经成为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东西 。 有的孩子一到两岁就能玩手机 , 而且玩得很熟练 。 手机上的动画片和小游戏吸引了这些孩子 。
家长警惕:毁掉孩子的不是电子产品,而是你所谓的“不忍心”
文章图片
很多成年人会认为孩子玩手机会逐渐上瘾 。 这些电子产品影响着我们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 。 即使成年人知道这样对孩子影响很大 , 他们还是会把手机给孩子玩 , 因为他们总会说:“看到他们哭肯定会痛 , 不能忍!”他们会用这个借口欺骗自己 , 同时也会逐渐毁掉自己的孩子 。
家长警惕:毁掉孩子的不是电子产品,而是你所谓的“不忍心”
文章图片
这是父母说的三个字:——不能忍 。 其实这也是一个借口 , 明知这种行为对孩子不好 , 还让孩子任性 , 不是对孩子有害吗?表面上看 , 似乎是手机等电子产品毁了孩子 , 但父母也是间接影响的第一来源 。 为什么他们的纵容和溺爱不影响孩子的生活?
但是每当孩子开始出现一些问题 , 比如近视 , 学习成绩下降等 。 家长开始指责他们:“玩手机都是有害的 。 谁让你玩手机的?”他们不知道 , 孩子不懂事 , 需要依靠父母的引导 , 只有出现问题才关注 , 不值得蜡烛 。 他们不认为 , 其实父母也有责任 , 既然父母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 。
家长警惕:毁掉孩子的不是电子产品,而是你所谓的“不忍心”
文章图片
当然有些家长会反驳:“我管了 , 他们不听我的 , 我真的没办法 。 ”怎么可能没有办法?不给孩子手机 , 放好了 , 孩子能怎么办?所以有时候父母需要自己去寻找问题 , 而不是一味的推卸 , 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 既然生了孩子 , 父母就应该全心全意地教育孩子 。
有个亲戚家的妹妹 。 生完孩子后 , 家里的电视都是关着的 , 除非孩子睡觉或者做别的事情 。 即便如此 ,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 他开始摸索电视 。 这个时候他应该同意孩子每天只能玩几分钟或者一个小时 , 定好时间 , 时间到了就强制关掉 , 不管孩子是否同意 。
家长警惕:毁掉孩子的不是电子产品,而是你所谓的“不忍心”
文章图片
刚开始 , 孩子哭得很大声 , 不想听父母的话 。 这个时候 , 父母一定不能心软 。 让孩子知道哭没用是没用的 。 他们必须坚定 。 他们不应该仅仅因为哭就随心所欲 。 这是一种纵容和纵容 。 还有一种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式 , 比如和父母一起玩游戏 , 看插画等等 , 既可以帮助孩子不去想手机 , 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其他爱好 。
家长警惕:毁掉孩子的不是电子产品,而是你所谓的“不忍心”
文章图片
家长一定要带头 。 如果他们每天都拿着手机 , 怎么引导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在孩子上学之前 , 他们所有的行为基本上都是被父母遵循的 。 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 。 很多时候 , 父母会让孩子放松一段时间 , 让孩子玩手机 , 但又怕孩子上瘾 , 怎么办?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