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宝宝常见疾病——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铁 , 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类贫血 。 由于铁是儿童成长发育中的必不可缺的一个元素 , 随着宝宝的成长发育 , 母乳、配方奶、辅食中的铁不能够满足其自身成长的需要 , 这时就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 贫血是影响宝宝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 , 我们需要做到早治早防 。
儿科徐玲
「医学科普」宝宝常见疾病——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文章图片
宝宝缺铁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
(1)缺铁可引起免疫功能缺陷 , 抵抗力变差 , 宝宝容易患病 , 面色苍白、体格变瘦 。
(2)缺铁引起的贫血使宝宝的机体处于缺氧状态 , 肌肉软弱无力 。
「医学科普」宝宝常见疾病——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3)缺铁会使胃酸分泌减少、脂肪吸收不好 , 使宝宝的消化功能减弱 。
(4)宝宝生长发育中的大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一半 , 宝宝缺铁导致的贫血使摄氧能力下降 , 脑组织缺氧 , 宝宝的记忆力和注意力、情绪控制能力等会受到影响 。
「医学科普」宝宝常见疾病——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文章图片
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的方法
(1)尽量母乳喂养 , 母乳中的铁婴儿最容易吸收 , 如不能母乳喂养时 , 尽量选择富含铁的婴儿配方奶粉 。
(2)宝妈们应注意在宝宝4~6个月时 , 适时适量为他们添加辅食 。 一般来说要添加含铁比较多的食物 。 添加辅食时 , 应从一种到多种、从少到多、从稀到稠的原则 , 按照宝宝的消化能力逐渐增加 , 每添加一种辅食应观察3~7天 。
常见含铁比较丰富的食物(mg/100g食物)
「医学科普」宝宝常见疾病——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文章图片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大部分宝宝贫血都是因为缺铁引起 , 只要适时适当地补充铁元素 , 一两个月后就可以恢复正常 。 轻微贫血时 , 主张食补 , 如给宝宝喝加铁的婴儿配方奶粉、含铁的米粉或含铁的维生素滴剂等 。 同时 , 还要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 增加铁的吸收 。 当宝宝贫血比较严重时 , 或长时间食补都不见效 , 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含铁糖浆、小儿铁锌钙颗粒等药物 。
「医学科普」宝宝常见疾病——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文章图片
口服铁剂的注意事项
(1)铁剂一般包括片剂和口服液两种类型 , 如果口服片剂类型的铁剂 , 应将药物放在舌面上 , 直接用水送服 , 避免咀嚼;如果服用口服液类型的铁剂 , 长牙的儿童建议使用吸管 , 以免染黑牙齿 。
(2)服用时间应在饭后或两餐之间服药 , 避免空腹 , 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引起的恶心呕吐 。
(3)宜同时服用维生素C或果汁 , 酸性环境有利于铁的吸收 。
(4)服用铁剂不宜同服含钙类食品(如豆腐)、锌、碱性类食物 , 以及四环族抗生素等 , 以免与铁剂生成不容性络合物 , 而妨碍铁的吸收 , 故应尽量避免同时应用 。 若两者必须应用 , 应间隔3小时以上 。
(5)铁剂治疗疗程 , 一般应用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后至少6-8周以补充体内的储存铁防止贫血的复发 。
(6)补铁应坚持“小量、长期”的原则 。 严格按医嘱服药 , 切勿自作主张加大服药剂量 , 以免铁中毒 , 也不能一次大剂量 , 否则易致急性铁中毒 。 铁中毒的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腹疼、休克等 , 严重者可致昏迷、惊厥等 , 甚至死亡 。
(7)口服铁剂治疗期间 , 因铁与大肠内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铁 , 使大便颜色变为褐黑色 , 类似消化道出血 , 对此不必紧张 , 停铁剂后即恢复正常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