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肾网|一文带你读懂,透析后,你需要关注的化验指标有哪些?


爱肾网|一文带你读懂,透析后,你需要关注的化验指标有哪些?
文章图片
爱肾网|一文带你读懂,透析后,你需要关注的化验指标有哪些?
文章图片
爱肾网|一文带你读懂,透析后,你需要关注的化验指标有哪些?


血液透析充分性是指通过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潴留的水分和尿毒症毒素 , 各种并发症得以有效控制 , 透析过程中患者感觉舒适 , 患者具有较好的生存质量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
因此 , 在透析阶段 , 需要我们重点关注以下指标 。
1、体重
血液透析最重要的两个功能:一是清除毒素 , 二是通过超滤(脱水)去除透析间期增长的水分 。 因此 , 透析间期要把体重增长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
K/DOQI中建议工作日体重增长不要超过1kg , 周末不要超过1.5~2kg 。 而考虑我国的饮食习惯等因素(多数地区患者饮食结构中钠摄入量较大) , 推荐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5%干体重为佳 。
2、透析前血压值
透析前血压值是反映血液透析充分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 但到底应该控制在多少并没有统一意见 。
2005年K/DOQI指南提出透析患者血压控制靶目标:透析前血压<140/90 mmHg , 透析后血压<130/80 mmHg , 但也明确指出数据部分源于非血透患者 。 此外 , 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 对于45岁以上患者 , 严格的血压控制(透析前<140/90 mmHg , 透析后<130/80mmHg)反而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 , 2006年、2007年和2015年K/DOQI指南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目标值没有给予推荐;而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SBP 130~160 mmHg , 患者死亡风险最低 。
因此 , 我国在2015年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指南中推荐血压控制目标值:透前收缩压(SBP)<160mmHg(含药物治疗状态下) 。
3、血清白蛋白(Alb)
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反映患者营养水平与状态的常用指标 , 被普遍认为是预测透析患者生存率的指标 。 有研究证据显示 , 血清白蛋白<30g/L的透析人群死亡风险增高达两倍 。
推荐透析人群血清Alb≥35 g/L;建议有条件者血清 Alb≥40 g/L 。
4、血红蛋白(Hb)
成年人造血的关键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 , 约90%来源于肾脏 , 因此终末期肾病患者常伴有贫血 。 而血红蛋白水平是反映肾性贫血状态 , 可影响透析人群的生活质量与预后 。
K/DOQI指南及欧洲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治疗最佳实践指南(EBPG)都推荐肾性贫血人群血红蛋白应该达到的下限值为110g/L , 上限值为130g/L 。
5、钙、磷及甲状旁腺素(iPTH)
慢性肾病(CKD)相关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CKD-MBD)是全球关注的热点 , 血液透析患者几乎100%合并不同程度的CKD-MBD 。
一项回顾性分析 , 纳入40538例每周血透3次的患者 , 随访12-18个月 , CKD-MBD伴随的死亡风险是贫血的1.5倍 , 是透析不充分的3倍 。
CKD-MBD主要危害是全身血管和软组织钙化、全身骨骼损害 。 高磷、低钙血症会导致甲状旁腺素升高 。 因此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素水平是目前反映透析人群慢性肾脏病-骨矿物质代谢紊乱(CKD-MBD)的核心指标 。 而大量文献证实 , 透析患者高血磷水平是全因与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因此 , 而有效的血磷控制是防治骨矿物质代谢紊乱的关键 。
因此 , 指南推荐其控制标准为:
(1)透前校正血钙:2.10-2.75mmol/L;
(2)透前血磷:1.13-1.78mmol/L;
(3)透前血iPTH:150-300ng/L 。
以上指标 , 是评判透析充分性及生存质量的重要依据 , 遵从医嘱 , 规律充分透析 , 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