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生养命|论健身气功的根基—守静笃


遵生养命|论健身气功的根基—守静笃
文章图片
遵生养命|论健身气功的根基—守静笃
文章图片
遵生养命|论健身气功的根基—守静笃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 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养生文化的精华 。 习练健身气功重在“健心” , 健心则重在“守静” 。 心引导体 , 体为心用 , 心体结合 , 健康和谐生活才是习练健身气功的目的所在 。 正如老子所说:“夫物芸芸 , 各复为其根 , 归根曰静 , 是谓复命” 。

【遵生养命|论健身气功的根基—守静笃】“守静”的要义
所谓守静 , 首先 , 从概念方面来讲 , 静是相对于动来讲的 , 大而言之 , 是表示自然界物理现象中两种对立的状态;小而言之 , 是指人的活动与静止、行动与休息的两种状态 。 求“静”、“守静”是养生健身的必然之通和基本方法 。 体现在健身气功的习练中则是在心境与动作、呼吸中求平衡 。 其次 , 从养生(健身)方面来讲:一切生命功能的源泉 , 都在“静”中生长 , 正如在自然界中 , 任何动植物的生长 , 都是从“静”中充沛其生命能量的 。 人的生命更是如此 , 只有在往复不绝的动静之中 , 才能获得新的生机 。 在佛学上也讲究“禅定”、“静虑”等 , 意思都是大致相同的 。 但是事实是 , 在人们往往因找不到“静”的感觉而倍感困惑 , 于是千方百计寻求“守静”的方法 。 其实 , 用南怀谨的话来说 , “静便是静 , 用心去求即可 , 若加上方法 , 岂不是愈来愈多一番动乱吗?”如此而来 , 人们好像是不能求静了 。 其实不然 , 只是人们常常习惯于动态 , 心理、生理时时均在运动 , 所以才有各种不同感受 , 此时 , 最好的办法便是不去特别关注它 。 譬如一杯浑浊的水 , 在它浑浊的时候 , 是看不见其中的尘渣的 , 但如果将其安静地放在那里 , 加点澄清剂待点时日 , 便会发现杯中的沉渣 。 不是因为这杯水在安静的状态下产生了尘渣 , 而是它本来便有尘渣 , 因为静止才被发现 。 所以在寻求“守静”时 , 不刻意 , 基于平常的平和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 一切均有自然之法 , 水到渠成日 , 便是感受“静”的玄妙之时 。

“守静”在健身气功养生健身精要中的体现
健身气功的思想源流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乃至彭祖800寿的传说 , 体现在人生的最大愿望——求得长生不老之果 , 最大之奇——探求天地人我生命之本原 , 此两种心理也成为寻求脱离现实而促使精神升华的法门 。 嵇康曾经提出并用理论证明神仙之术(也即气功的思想和形式的一种源流)在于养生而并非永生 , 即所谓“祛病延年 , 也即一个人了解并实践了许多养生必要的学识 , 使自己活着的时候 , 无病无痛 , 快快乐乐地活着 , 到死的时候 , 既不麻烦自己 , 也不拖累别人 , 痛痛快快地死去 , 此即是人生最难求的幸福” 。 这是健身养生的精要 , 它和现在人们悟到的“人生无处不气功”正好是相互呼应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