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生养命|论健身气功的根基—守静笃( 二 )
健身气功以和谐为原则 , 以调心为根本 , 外求“天人合一” , 内求自足、自洽 , 将守静、体悟、内省、和谐、精神放松、意识平静等作为修习第一要求 , 以便保持良好心态 , 对自己实行合理的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 。 如何养生呢?彭祖说:“以静制动、闭目养神” , 平日要力争“耳不极听 , 目不久视 , 坐不至疲 , 卧不至极” , 总之要乐于淡泊 , 不可狂荡 , 顺之和平自能神安体健 。
《黄帝内经》开篇就明示:“夫上古圣人直教下也 , 皆谓之:虚邪避风 , 避之有时 , 恬淡虚无 , 真气从之 , 精神内守 , 病安从来 。 ”告诫人们要恬淡虚无 , 要精神内守 , 精是肾 , 肾精足才可以定心神 , 心神定方能安健康 。 传统养生的“调于四时”、“顺四时而适寒温”等说法 ,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健身养生实在平常 , 追求内在的和谐 , 是健身气功的理论依据之一 , 它决定了健身气功的实践重“体悟”、重“意识运用”的“内炼性”特征 。 健身气功指导理论的“全凭心意用功夫”、“精神内守”、“独立守神 , 肌肉若一”、“入静”、“致虚极 , 守静笃”等 , 无不体现着这种“内倾性”文化的特征 。 孟子讲求“存心养性以修身” , 也是内倾性精神的体现 。 道家文化的“以心体道 , 体其同一”、佛教的“明心见性”、“依自不依他”、“佛向性中求 , 莫向身外求”等都体现了气功的修行更注重内心世界的平静和修为 。
《黄帝内经》又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 心动五脏六腑皆摇 。 ”此处的“心”指的是大脑是意识 , 说明人的思维活动和情绪变化都能影响内体的功能 , 故有“喜伤心 , 恐胜喜;怒伤肝 , 悲胜怒;思伤脾 , 怒胜思;忧伤肺 , 喜胜忧;恐伤肾 , 思胜恐”之说 , 也说明各种过激的情绪会刺激情志、伤及内脏、影响气机从而使人不守、不静、不快、痛苦 , 近而产生疾病 。 由此 , 在健身气功习练时要尽可能排除杂念 , 做到心静神凝 , 即“守静” 。 正如《庄子?人间世》中说 , “敢问心斋?仲尼日 , 若一志 , 无听之以耳 , 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 , 而听之以气 。 听止于耳 , 心止于符 。 气也者 , 虚而待物者也 。 唯道集虚 。 虚者 , 心斋也” 。 意思是在修习时要排除感官的干扰 , 凝寂心弦的跳跃振荡 , 静观气机的柔美和谐 。 达到“心斋”、“守静” , 是虚静功夫的两种方式 , 就其健身养生而言 , 其本质均属气功的守静调心内容 。 明?郑宣的一篇《坐忘铭》也说:“常默元气不伤 , 少思慧烛内光 。 不怒百神和畅 , 不恼心地清凉 。 不求无诌无媚 , 不执可圆可方 。 不贪便是富贵 , 不苟何惧公堂 。 ”细读详审 , 耐人寻味 , 堪称是心身健康的法宝 。 而调心至虚静时又会带来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 。 徐复观说得好:“庄子所谓道 , 落实于人生之上 , 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 。 由此可看出 , “心斋”的虚静功夫所呈现的实际是精神世界艺术的人生 。 那么 , 如何到达“心斋”和“坐忘”呢?庄子认为首先要做到“虚”、“静”、“明” , 也就是调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悲痛!代驾小哥惨遭门砸死,生命最后6小时,他有多绝望?
- 往后余生,遇见这三种人,请拿命珍惜
- 四大血型寿命排行榜,AB型平均年龄70岁,排第3,第1是哪个?
- 2022虎年,致我最在乎的人
- 生命的价值 人活着的意义是明白人生,回到快乐的人生彼岸
- 养老|女婿,我老了,我命令你给我养老,要不我就要你离婚!女婿:行
- 安东尼·戴维斯 浓眉玩游戏+喝酒被骂惨,37岁詹姆斯在球场拼命,他却在享受生活
- 海底捞|女朋友无意间发现海底捞隐藏技能?网友:救命!服务员放过我吧!
- 兰蔻好张馨予晒的“续命”面霜,价格便宜不输大牌,李佳琦:比兰蔻好用
- 卷发什么脸型配什么发型?一分钟找到本命发型,超显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