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后,有什么道理你后悔没早点知道?( 六 )


所以 , 这部分事情 , 我们无法完全避免 , 但也要想办法尽量去减少 , 不能让它们占据过多我们生命中宝贵的时间 。
一个比较有效的思维方式是:去寻求更好的「替代方式」 。
我这样做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 还有没有别的方式可以达到?
比如:需要跟客户和执行团队来来回回反复沟通 , 那能否换个方式 , 大家坐在一起 , 一次性把问题讲清楚、解决掉?
每次开会总要花很多时间 , 效果也不好 , 能不能把会议搬到线上 , 变同步为异步 , 让大家可以清楚地表态和论述?
维护人际关系 , 与其花很多时间闲聊交际 , 不如花点心思挑个礼物 , 或者看能否互相帮个忙 , 这样大家都有个人情 , 也省时间……
诸如此类 。
另一点 , 就是要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 , 是由我定义的 , 而不是由任何一个外界所定义的 。
不管这个外界是家人 , 朋友 , 同事 , 还是媒体 , 舆论 , 广告……它们都没有办法决定你自己的生活方式 。
我们也许没有办法完全跳脱「圈层规范」 , 但挣脱这种规范的束缚 , 让自己得到更高的自由度 , 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 才是找到生命意义感的关键路径 。
记住:
「要我做」把你变成别人 , 「我要做」才能让你成为自己 。
|30岁后,有什么道理你后悔没早点知道?
本文图片
|30岁后,有什么道理你后悔没早点知道?
本文图片
最后 , 简单总结一下 。
如何让生命更有意义?
首先 , 你要给自己做一个诊断 , 判断自己每天做的事情 , 分别如何归入这四种活动 。
然后:
价值性活动:集中精力去做 , 为自己设定目标、寻求心流效应 。 成长性活动:把它跟价值性活动捆绑起来 , 通过愿景和最小化步骤提供动力;填充性活动:尽量限制时间 , 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探索;规范性活动:寻求替代方式 , 明了「我之为我」 , 跳出圈层规范束缚 。
|30岁后,有什么道理你后悔没早点知道?
本文图片
闲 聊 时 刻
1)可能有朋友会问:那工作算哪一种呢?
这要看你对工作的定位和理解 。 如果你现在做的就是你喜欢的事情 , 是你想投身进去的事业 , 那非常幸运 , 这就是价值性活动 。
如果你的工作跟你的事业并不完全重合 , 但是能够为你提供经验、成长和机会 , 那就是成长性活动 。
如果以上两者都不是 , 你只是为了收入在上班 , 完成领导的要求 , 那就是规范性活动 。
不妨给自己诊断一下 。
2)你是否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性活动」 , 也就是你的目标和事业?
【|30岁后,有什么道理你后悔没早点知道?】如果是的话 , 不妨在留言区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