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生养命|阐释“动处炼性,静处炼命”( 三 )


1.神光下照丹田 。 这是指意念默运内视线观照丹田(腹脐部位) , 让意念、内视线和丹田建立起条件反射关系 。 丹田为真气萌发、集聚之所 , 《难经》称之为“生气之源”、“呼吸之门”、“十二经之根” 。 意念结合内视下照丹田 , 会不断激惹丹田的气机 , 激发生命体的原动力 。 这是传统内丹功修持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方法 。 但内丹修持有严格的时空限定 , 有规范化的心理操作要求 , 而“静处炼命”则没有这些要求 。 它强调随意、自然 , 每天无事时 , 只要有意无意地让神光沿着任脉经线下照丹田即可 。 它可以断断续续地做 , 它可以边看电视边做 , 也可以边聊边做 。 重在坚持与积累 。
2.神息相依 , 往来丹田 。 黄元吉说:“务使神抱住气 , 意系住息……悠扬活泼往来于丹田之中 。 ”这是指意念和气息相依相恋 , 紧紧联结在一起 , 不断来往于丹田 。 具体地说 , 吸气时意念跟随气息 , 自然地、缓缓地由任脉经线进入丹田之中;呼气时意念随气息 , 又从丹田自然地、缓缓地由任脉经线向上端移动 。 这是让意念、气息同任脉经线、丹田建立起条件反射关系 。 实际上人们吸气时气体是通过气管进入肺泡 , 没有也不可能进入丹田 。
这是修炼时主体将吸气时的各种动觉(主要是膈肌下降和腹肌外凸时产生的动觉) , 整合成一道向丹田移动的动觉移动线 , 这样主体便会产生气息进入丹田的感觉 。 人们呼气时 , 气体也是从肺泡经气管排出体外 , 这是修炼时主体将呼气时的各种动觉(主要是膈肌上升和腹肌内凹产生的动觉) , 整合成一道由丹田向任脉上端移动的动觉移动线 , 于是主体便会产生气息自丹田上移的感觉 。 神气如此相依相恋 , “悠扬活泼往来于丹田之中” , 会不断激惹任脉经线和丹田的气机 , 从而促使真气的萌发和集聚 。
3.要抓紧时机 , 要日积月累 。 黄元吉对弟子说:“如此炼命 , 一日十二时中又有几时不得闻?只怕生等不自打紧耳 。 ”的确 , 由于惯性思维和惰性心理的影响 ,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很不习惯这种“静处炼命” 。 因此 , 思想上必须有修命的紧迫感 。 另外 , “静处炼命”要想长功夫 , 取得良好效应 , 全在“日积月累” 。 只要每天抓紧时机 , 或神光下照丹田 , 或神气相依往来丹田 , 不断激惹丹田气机 , 如此日积月累 , “自然真气冲冲包围一身内外” , 那时真气便会从丹田自动经尾闾沿督脉上升至颅顶 , 再沿任脉下降回到丹田 。 如此周而复始 , 循环不己 , 这就叫打通河车之路 , 亦称小周天 。
总之 , 如能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动处炼性 , 静处炼命” , 那便是另一种方式的“性命双修”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