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一词引热议,努力才是人生常态
【“小镇做题家”一词引热议,努力才是人生常态】本文转自:红网
文章图片
□卢畅(西京学院)
近日 , 伴随着明星“考编”风波 , “小镇做题家”一词也再度受到人们关注 。
这个词最早是一些出身于小城市或县城的学子用来自嘲的“梗” , 其被用来形容那些出身于十八线小城市或者县城 , 因为善于做题 , 因而取得不错的成绩 , 最终考入名校的学生 。 这些人通常没有什么特别光亮的点 , 眼界不够开阔 , 不是很会社交 , 能拿得出手的 , 就是善于做题 。
可以看到 , “小镇做题家”一词本身就带着嘲讽与戏谑的底色 。 但是自嘲是一回事 , 在该词的使用中暗含对那些“努力考上大学走出山村的人”的优越感 , 又是另一回事 。 由此 , “小镇做题家”一词在社交媒体引起一阵热烈讨论 。 不过 , 虽然这个词的使用语境值得讨论与商榷 , 但是反观这些从小镇走出来的人 , 反而是值得尊重与敬佩的 。
纵观历史 , 从察举到科举再到现在的高考 , 历朝历代的领导者大多很看重人才 , 也在尽可能地选用人才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开放 , 人们越来越注重靠自己的努力来争取想要的 , 而在如今 , 高考便是实现人生理想绝佳的一个机会 。 无论是否有其他的闪光点 , 能通过高考与比自己家庭环境更优越的人站在同一个聚光灯下 , 这本就是值得鼓舞的事 。
因此 , “小镇做题家”们大可不必自卑 , 会做题也是一种能力 。 而积极向上的人 , 更会通过好的大学、好的平台、好的教育环境让自己更加充实 , 发掘和展现自己的闪光点 。 大学四年 , 教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 , 更多的是多元化发展 , 把握这个机会 , 不断努力才能真正不辜负自己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而抓着自己十几年寒窗苦读的过程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 实属不应该 。
再者说 , 现在公司招聘 , 很少会有公司问你高中会什么 , 也很少会有公司因为你的家庭出身就否定你 。 更多的是看个人能力 , 是看简历上的成绩与履历 。 而对于求职者 , 简历上的成绩很多都是大学时期获得的 , 或者在过往职业经历中获得的 。 如今通过高考走出山村 , 追寻梦想的人比比皆是 , 这些意志坚定的人在社会上一样令人敬佩 。
因此 , 不管总结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用的是“小镇做题家”这个词 , 又或者是其他更具有偏向性的词 , 人生不断努力向前进才应是常态 。
指导老师:樊水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01-记得王小波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静下来想你 男人对你的爱越深,你所体会到的幸福感就越浓
- 余秋雨《借我一生》:“人生的路 每一种选择都对应一种结果,所以我们不能随便做选择
- “原本有可能”也许是感情里最遗憾的几个字。|两情相悦的前提,是能发现这份喜欢
- 常言道:“画皮画虎难画骨 做人,不怕朋友少,只怕错把虚情假意当真心
- 01最近在微博看到一段很喜欢的话:“我做好了要与你过一...|经营好自己,珍惜当下时光,一切该来的总会到
- 爱情不只是芳香扑鼻的玫瑰 “害怕”你的男人,才是真爱你的男人
- 宫崎骏的这段话很扎心:“就算不合适 爱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有些念念不忘,注定没有回响
- 约德莱基说过:“美能激发人的感情 喜欢一个人,可以接受跟对方暧昧的关系
- 幸福到万家:王庆来的“老实”人设终于崩了,剧中早有暗示
- 如果“男女之情”让你失望,就这样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