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故事|闻中 | 漫游喜马拉雅群山,寻访传说中的隐修之地( 六 )


这本书的书写方式 , 是比较特殊的 。 我希望书中的文字能保留生命的质地 , 它注定不是一本大众读物 。
我觉得有必要讲一些这个时代人们忽略掉的东西 。
城市里生活的人们 , 是不是也需要另外一种参照 , 来调整现有的生活 。
你不去接近 , 便不会知道这种东西的存在 , 就像喜马拉雅山 , 这个庞大的 , 天地间最高的山 。
除了在文字和影像中 , 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它的存在?
【丑故事|闻中 | 漫游喜马拉雅群山,寻访传说中的隐修之地】这也是我把印度文明介绍到中国 , 和出版这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因 。
10 此间的行走与记忆 , 使我受益无穷
我以为 , 在这个星球上 , 印度也许是唯一一个把所有的生命状态都演绎到极致的国度:
禁欲与情色并参 , 骗子与圣人共路;地上肮脏得几无容身之处 , 而天空却又经常清澈得让人流泪哭泣;一边是寺庙的圣火 , 照耀着明亮的人心 , 一边则是衣衫褴褛的乞丐躺在黑暗的土地上呻吟 。
但我始终记着 , 辨喜尊者曾留有一语 , 其大意是:判断一个民族的精神 , 不能取其平均值 , 而要以此民族培育出来的精神高位的圣人来代表 。
印度历经几千年 , 旦复旦兮 , 形成了一方独具魅力的星辉灿烂的神圣天宇 。
我喜欢上印度的文明 , 也有不短的时间了 。
当我发现印度文明中的圣者都是真实存在的 , 像佛陀、商羯罗、罗摩奴遮、罗摩克利希纳都是与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真实的人 , 我心中便有暖流涌起 。
一灯之在 , 足以驱走众暗 。
印度与中国一样 , 都位于东方世界 。
东方者 , 物之所始生 , 人之所始睿 。 “东方”在西语里 , 也是一个极美好的词 , 即“Oriental” , 大意为“日升之地也 , 奕奕清畅” 。
我却有幸 , 在日光与月光循环照耀的道上行走着 , 道路漫长 , 高低起伏 , 一路上群花开遍 , 一路上又群花凋零 。
穿过了群花的开放 , 复又穿过了群花的凋零 , 我发现 , 我还在这同一条生命的道上 。
因为这道 , 就是永恒的道 , 是不可穷尽的通往永恒的真理之道 。
而这生命 , 它就是我于诸世界漫游的真生命 , 它可以启程 , 启向远方;它也可以回归 , 归入故乡 。
克什米尔
如今 , 大吉岭、加尔各答、金奈、新旧德里、奈尼塔、阿莫拉、幻住庵、西姆拉等 , 我一提起这些地名 , 便双目含光 , 宛如它们是一个个富有魔力的符咒 , 只要对它们的声音略加擦拭 , 便可召唤出当日生活与行走的原型 , 其形影、脸庞、景致 , 与昔时的光明 。
它们也像是一份岁月的见证:证明我在印度所接受到的教育 , 它绝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范畴 。
虽然这种教育只是略涉一二 , 也可能会永远止步于皮毛 , 但此间的行走与记忆 , 使我受益无穷 。
如果顺便再推荐一本书的话 , 那就是诗人泰戈尔的《吉檀迦利》 。
泰戈尔和辨喜两人是印度近代以来为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 , 而在人类精神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第一流人物 。
在一般人的认知当中 , 辨喜是一位宗教家与神秘主义者 , 而泰戈尔的身份则是文学家、诗人;一属宗门之雄杰 , 一属诗国之巨手 。
他们各自管领各自的星系 , 各自放射各自的光辉 , 是十九世纪末叶以来 , 印度乃至人类的孪生并立的精神之重镇 , 断然不可忽略 。
而对于泰翁的《吉檀迦利》 , 我个人私心里有一种深度的情感 , 此书曾救援过我青年期发生的生世之迷惘、困惑 。
后来 , 我自己也尝试着重新翻译了一次 , 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