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父母家为郭刚堂儿子买房买车:养育情再浓烈,为何也难掩私心?


|养父母家为郭刚堂儿子买房买车:养育情再浓烈,为何也难掩私心?
本文图片
郭新振认亲郭家人画面
郭刚堂“寻子成功”因电影《失孤》的“背书”受到极大关注 , 可伴随着“郭新振”决定留在养父母身边的抉择释出后 , 郭刚堂也只能将“好人卡”发到底 , 把“郭新振”的养父母当亲戚看 。 毕竟“郭新振”已经成年 , 就算郭刚堂有心硬拼亲缘关系 , 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看“郭新振”是否愿意硬拼 。
只是就当前的情势来讲 , 即便“郭新振”强调自己假期多 , 会经常回“郭家”走动 , 但是从现实弥合的不易出发 , 这多半也只是“后话” 。 在这个问题上 , 虽然无法预知未来的情感维系变数 , 但是从媒体祭出养父母家为“郭新振”买房买车的细节来看 , 总让人觉得“养育之情”早已修成正果 , 而亲缘之情就算得以续上 , 也只是形式的打通 , 很难再续前缘 。
要知道 , 强调人与人难以相通 , 并非说身体与身体难以相通 , 言语与言语难以相通 , 而是心灵与心灵难以相通 。 而心灵与心灵的交融 , 却更需要时间的浸润 , 但这对于已经工作的“郭新振”来讲 , 早已变得不太可能(情感的积累是需要时间成本) 。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 , “郭新振”虽然强调在认亲前看过电影《失孤》 , 也全面了解过父亲郭刚堂的“寻子故事” , 但是无论再怎么“心情沉重” , 也只是在讲述别人家的故事 , 很难跟自己确切的勾连起来 。 毕竟对于“郭新振”来讲 , 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 都是源于养父母家塑造和推动的结果 。
在这个问题上 , 我们有理由相信“郭新振”是感激养父母的 。 但是回到错位的人生轨道上 , 即便养父母不是罪魁祸首 , 作为接手方也是难辞其咎 。 因为养育情再浓烈 , 也无法否认其原初建构上的原罪 。 因为如果没有收买方 , 拐卖方就不会丧心病狂 。
当然也有人说 , 如果“郭新振”养父母不接手 , 他可能会遭遇不测 , 也可能会遇上糟糕的养父母 。 对于这种未知的推断 , 虽然看起来很有道理 , 但是回到“平庸之恶”的逻辑里 , 这更像是为“郭新振”的养父母脱罪 。 只是我们试想 , 如果这天底下没有收买方 , 怎么会有拐卖方呢?
所以回到养父母家之于“郭新振”的浓烈养育情上 , 还是不要太过模糊不清的“一把抓” 。 因为从养父母家收买“郭新振”时 , 就已经说明她们的意图是“传宗接代” , 这从养父母家的“子女现状”(两个姐姐)就能看得出来 。
在这个问题上 , 养父母家对“郭新振”再好 , 也只是私心层面的好 , 讲得更为直接就是 , 他(她)们所养的“郭新振”已经跟“郭家”没什么关系 , 起码就他(她)们来讲应该很笃定 , 因为他(她)们但凡知道24年后会被戳穿 , 都可能不会那么用心对待“郭新振” 。
至于举家之力培养“郭新振”念书识字 , 并且之后还给买房买车 , 只能说是基于“郭新振”新身份下的全新投入 。 从根本上讲 , 依然无法剥离私心的存在 。 当然这里面也存在世俗秩序的考量 , 可无论怎样掰扯 , 终究还是无法走向“纯粹的爱” 。
另外养父母家对“郭新振”再好 , 也只是基于“新身份认同”下的给予 , 而对于“郭新振”原生家庭的身份 , 养父母家可能始终不愿意提 , 要不然怎么24年后才被挖出来呢?毫无疑问 , 这其中的爱是值得质疑的 。
只可惜 , 就“郭新振”来讲 , 他对于原生家庭的身份早已感知不到 , 如今能追溯他原生身份的也只剩身上流淌着的血液 , 而对于他真切的身份认同 , 基本上完全依赖养育家庭给予的“新身份” , 不得不说 , 从“郭新振”被拐走 , 就意味着原生身份会被全数掩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