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牡丹亭》与明代女性“照镜写影”图像研究( 五 )


二、《千秋绝艳图》与薛媛图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代《千秋绝艳图》 , 绢本设色 , 在横长667.5厘米的手卷上 , 共绘有60位中国历代美人 , 大多仕女像上端题有姓名和一首配诗 。 按照从右向左的顺序 , 画作依次绘有赵飞燕、文成公主、崔莺莺、李少君、李清照、曹大家、绿珠、王昭君、孙惠兰、谢道韫、娟娟、梅娇、杏倩、云女、卓文君、高氏、罗惜惜、秋水、鲍四弦、桃叶、无双、桃玉、关盼盼、华山女、聂胜琼、玉箫、赵才卿、张碧兰、红拂、罗敷、苏小小、西施、倩桃、绛仙、二乔、步非烟、薛姬、童台柳、杜韦娘、太真、越娘、鲍君徽、碧玉、薛涛、莲花女、苏若兰、丽娟、梅妃、江采苹、班婕妤、月蟾、白云、明月等 , 共计60位历代佳丽 。 从右侧卷首开始 , 第47位仕女题款为“薛姬” , 配诗如下:
几回欲下丹青笔 , 愁向妆台宝镜明 。 写出素颜浑似旧 , 请君时把画图临 。
画面中 , 这位名为“薛姬”的仕女坐于四面平书桌前 , 右手执笔左手伏案 , 正在描绘一幅女性画像 , 书桌左侧的方形高束腰香几有一枚铜镜置于镜架上 。 按照图像所传达的信息 , “薛姬”正在照镜写影 , 作自画像 。 其照镜写影的图像形式与臧改本《牡丹亭·写真》刻本的图像形式基本一致 。
历史上与自画像相关的“薛姬”出现在《全唐诗》卷七九九 , 晚唐女诗人薛媛曾作《写真寄夫》一首 , 其诗为:
欲下丹青笔 , 先拈宝镜寒 , 已经颜索寞 , 渐觉鬓凋残 。 泪眼描将易 , 愁肠写出难 。 恐君浑忘却 , 时展画图看 。
诗前有叙述:薛媛 , 濠梁人 , 南楚材妻 , 工诗善画 。 楚材旅游陈 , 受颍州牧爱重 , 欲以女为妻 , 楚材许诺 。 遣人归取琴书 , 谎言往青城访道 , 再无还意 。 薛媛微知其意 , 对镜图形 , 并作《写真寄夫》寄之 。 据诗前小序说 , 楚材大惭 , 遂归偕老 。
这个故事最早源于晚唐范摅《云溪友议·真诗解》:
濠梁人南楚材者 , 旅游陈颍 。 岁久 , 颍守慕其仪范 , 将欲以子妻之 。 楚材家有妻 , 以受颍牧之眷深 , 忽不思义 , 而辄已诺之 。 遂遣家仆归取琴书等 , 似无返旧之心也 。 或谓求道青城 , 访僧衡岳 , 不亲名宦 , 唯务玄虚 。 其妻薛媛 , 善书画 , 妙属文;知楚材不念糟糠之情 , 别倚丝萝之势 , 对镜自图其形 , 并诗四韵以寄之 。 楚材得妻真及诗范 , 遽有隽不疑之让 , 夫妇遂偕老焉 。 里语曰:“当时妇弃夫 , 今日夫离妇 。 若不逞丹青 , 空房应独自 。 ”薛媛《写真寄夫》诗曰:“欲下丹青笔 , 先拈宝镜端 。 已经颜索寞 , 渐觉鬓凋残 。 泪眼描将易 , 愁肠写出难 。 恐君浑忘却 , 时展画图看 。 ”
《千秋绝艳图》中的“薛姬”题诗与《全唐诗》中所录薛媛《写真寄夫》表意重合度极高 , 画幅中的“薛姬”即为唐代薛媛无疑 。 画面上的薛媛照镜写影 , 薛媛真实形象与自画像同时出现于画幅 , 镜子背对观者 , 镜背面的精美花纹清晰可见 , 于是画面便不能呈现薛媛镜影 。
牡丹亭|《牡丹亭》与明代女性“照镜写影”图像研究
本文图片
(明)佚名 千秋绝艳图·薛媛(局部)绢本设色纵29.5厘米 横667.5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佳妇人例图》 , 可以视作《千秋绝艳图》的白描本 。 《佳妇人例图》全长651.7厘米 , 所绘60位仕女与《千秋绝艳图》别无二致 , 唯人像之间空间排布紧凑 , 题款诗文字迹粗糙 , 白描人物的线条不及国博本《千秋绝艳图》精妙 。 因此 , 可将《佳妇人例图》视为国博本《千秋绝艳图》的临习本 。 甚至 , 在《佳妇人例图》中出现了与《千秋绝艳图》非常相似的个别诗句 , 例如《佳妇人例图》上的“薛姬”题诗为: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