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内|比内卷更可怕的,是“自我内耗”。丨你是如何把自己掏空的?( 二 )


Ta们总是向自己发起战争(at war with yourself) , 内心已经变成一片硝烟弥漫的战场 , 在不断的自我斗争、自我惩罚中 , 我们的活力与精力被消耗殆尽 , 不再有足够的激情和爱意继续投入生活 。 因此 , 我们开始被弥散性的空虚和剧烈的精神痛楚感缠绕 。
大部分时间里 , ta都在反刍过去、忧虑未来
拿我自己为例 , 在写这篇文章最初 , 当我看到已经写完的部分就觉得写得“不够好” , 于是删掉 , 同时 , 我总想着要怎么样写得“更好” , 却迟迟动不了手 。 常常过去了半天 , 我才发现自己没写几个字 。
很多“内耗”的人经常拖延、逃避 , 行动力低下 , 停滞不前 , 就是因为ta们的时间都用来没完没了地深挖过去和畅想未来 , 唯独没有活在当下 。 但是 , 所有的事情只会/将会发生在当下 , 只有当我在此时此刻打下每一个字的时候 , 这篇文章才呈现出了它的过去和未来 。
对照着以上三点看 , 你也曾经或正处在“内耗” 的状态中吗?其实 , 让我们仔细来揣摩内耗的状态 , 你会发现 , 内耗是这样产生的——
比内|比内卷更可怕的,是“自我内耗”。丨你是如何把自己掏空的?
本文图片
处在“内耗”状态中的人存在这样一个现象 , 就是ta明明可以感知到现实 , 却拒绝接受现实 。
比如 , 你知道有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还有两天就要提交了 , 再不做就来不及了(感知到外部现实) , 如果你接受现实 , 你就会去执行、推进这个任务 。
但是处在“内耗”状态的人不会 , ta可能一直在思前想后或做其他不重要的事——这其实是拒绝接受现实 , 也可以说 , 是对现实的“不臣服” 。
内耗 , 就是从对现实的“不臣服”中来的 。 我们可以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更详细地来理解这一点 。
由于内耗带有诸多“精神痛苦”的特征 , 我们可以将其看成一种神经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中无法解决的矛盾所引起的内部冲突)的表现形式 。
Freud(1929)曾指出 , 精神病否认现实并试图取代现实 , 于是精神病人会往内部置入一种新的现实(也就是产生幻觉 , 完全丧失现实 , 拿上面的例子来说 , 精神病人可能幻想自己已经完成了任务);但神经症并不否认现实 , 但也不愿接受全部的现实 , 于是通过逃避部分的现实 , 保护自己以免同这部分现实取得联系 。
例如 , 同样是还有两天就要提交工作任务 , 内耗的人在脑中为任务设想了很多方案 , 并且觉得自己就是在努力做准备 , 但ta实际上就是迟迟不开始行动——“知道现实在那儿 , 但不甘愿接受现实” 。 这种无意识的“不臣服”力量越大 , 内耗的痛苦就越强烈 。
简单来说 , 当我们不完全臣服于自己所接触到的现实时 , 我们会精心设计无穷无尽的策略 , 试图确保我们的现实生活囊括我们想要的 , 而不包含我们不想要的 。 我们的大脑会与之斗争、拒绝、忽视 , 不断去改变那些我们不想要的情况(Tolle, 2004) 。
不臣服强化了一个人的心理模式——自我的外壳 , 进而制造了很强的分离感 。 你周围的世界、别人可能被你视为威胁 , 你的感知和诠释都被恐惧掌控 , 你感觉自己好像要被各种痛苦的感觉吞噬 。
在心理学家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看来 , “内耗”的种种表现说明了一个人心灵世界的高度失序 , 也被称为精神熵(psychic entropy) 。
熵是从热力学第二定律中来的 , 这个定律指的是:能量只能从可利用向不可利用、从有序向无序、从有效向无效转化 , 也就是说 , 能量向耗散的方向转化 。 而熵 , 则被用来描述一个系统内的混乱程度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