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焦虑,越想逃避”|那些需要心理咨询的时刻


“越是焦虑,越想逃避”|那些需要心理咨询的时刻
文章图片
问题的解决始于觉察 。
这档「心理咨询师请回答」栏目 , 带你透过别人的问题 , 看到人心深处的困扰 , 找到你自己的答案 。
电影《百元之恋》中 , 女主一子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 。 被妹妹嘲笑 , 被同事强奸 , 被心仪的男人瞧不起 , 她自嘲“只值100日元” 。 但在31岁时 , 她决定开始追逐成为拳击手的梦想 , 即使每天工资只能勉强果腹 , 即使女拳击手的退役年龄是32岁 。
她训练很刻苦 , 生活中只剩下拳击 , 在首场比赛中 , 面对年轻而强大的对手 , 她还是输了 。
“越是焦虑,越想逃避”|那些需要心理咨询的时刻】但此时的一子虽然失败 , 也不会再逃避 。 她开始微笑 , 勇敢表达爱 , 失败更让她意识到了努力生活的意义 。
“越是焦虑,越想逃避”|那些需要心理咨询的时刻
文章图片
图/《百元之恋》
生活中 , 我们难免有颓废想放弃的时刻 。 我们也许会退回到“精神避难所” , 短暂地休息 。 但怎样能不在颓废情绪中长久搁浅呢?希望本期两位咨询师的回答可以给你启发~
问题:
一想到自己很差劲就想逃避 。
总是会在某个时刻突然想到自己糟糕的现状或是糟糕的过往 , 然后就浑身发热 , 觉得自己简直太差劲了 。 可能是在恶性循环中又一次没能成功自律 , 也可能是想到自己可能永远也没办法达到以前想要达到的目标等等 。
每当这个时候就没办法踏实下来做好手上的事情 , 就只想要逃避 , 想要看剧刷社交软件玩游戏来缓解焦虑的心情 。 但是就会导致完不成任务一拖再拖 , 然后就开始自暴自弃 。
“越是焦虑,越想逃避”|那些需要心理咨询的时刻
文章图片
图/Pinterest
乔涵心理咨询师:
似乎你的心里有一个理想化的自己 , 与理想化的自己相比的落差 , 让你产生了难以辨识的一系列的负面情绪 , 比如紧张、焦虑、担心、恐惧、愤怒、怨恨、兴奋等等 。
这些复合的负面情绪引起浑身发热的躯体反应 , 也形成了“自己太差劲”的负面评价 。 或许你经常处于觉得“差劲”的状态 , 想变成理想化的自己 。 但是 , 越给自己立下理想化的任务清单 , 越是想要理性完美地完成 , 就越是担心没有成功自律后的挫败感 , 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恢复状态的循环中……
理想化的自己越优秀、越理智 , 生活中的自己就越挫败、越情绪化 , 从而产生内耗 , 内耗越强烈 , 越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获得快乐、恢复自信、调整状态 。
“越是焦虑,越想逃避”|那些需要心理咨询的时刻
文章图片
GIF/Pinterest
如果以上理解符合你的情况的话 , 那么 , 理想化的自己是怎么来的呢?可能来源于我们曾经感觉到在重要关系中的被忽略、贬低、挑剔、比较、诱惑、甚至暴力对待的内化 , 和对客体的认同 。
心中可能形成了潜意识幻想:我没有被重视和肯定 , 是因为我不够好 , 如果我足够好 , 才能得偿所愿 。
如果上面的动力学假设成立的话 , 我有三点建议:
1)包容并理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允许缓解情绪的过程和办法 , 从而减少内耗 , 可以高效恢复状态 。
看似没有意义的看剧刷社交软件玩游戏 , 其实是你智慧的潜意识在避免努力后可能的存在的未知的不足的带来的挫败感 , 是对自己的保护和宠爱 , 这种类似“躺平”式的休息被允许 , 被信任 , 依然被爱的感觉 , 或许正是我们一直渴望获得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