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神医还是骗子?中医能治精神疾病吗?( 二 )
中医在精神心理障碍方面的治疗上,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一方面,现代医学强调循证,这样形成的标准化、规模化的诊疗方式,科学、可重复、疗效有保障,而中医因为因人、因时、因地施治,个体化过强,很难在保持自身诊疗特色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另一方面,基于神经生化假说开发的药物逐渐丰富,更新换代的速度快,疗效越来越好,不良反应越来越少,价格相对低廉,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性价比更高 。于是,中医的竞争力弱了,药物(西药)治疗为主、心理物理治疗为辅,逐渐成为精神心理障碍的主流 。
当然,中医西医之争,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只要能对患者有帮助,就都值得尝试 。中西医结合,“增效减副”,是目前中医在精神心理领域给自己的定位 。
西医治精神心理障碍的效果确实不错,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效率不够高、不良反应多、患者依从性差、药物依赖风险,等等,这就使中医有了用武之地:
-精神分裂症-
研究发现,有补肾健脑功效的中药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损害能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清热解毒、镇定安神作用的中药,对于精分患者的阳性症状有改善;在吃西药的时候合并使用牛黄宁宫片等中药,比单吃西药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针灸、乌鸡白凤丸等中医药更是广泛用于抗精神病药物带来的代谢综合征、闭经等不良反应 。
-抑郁症-
将抑郁症分为肝气郁结等5个主要证型,根据患者症状表现,在主要使用抗抑郁药之外,结合使用中药、中成药、针灸、心理治疗、物理治疗 。其中,中成药如逍遥丸、解郁丸、舒肝颗粒、舒肝解郁胶囊等,相信很多患者都不陌生 。
-失眠-
中医在失眠方面的应用应该是最多效果最好的,失眠大多源于一些心理问题或者躯体疾病,苯二氮卓类的药物可能带来药物依赖问题,而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功能,配合低阻抗意念导入等中医心理治疗、针灸等丰富的非药物疗法,帮助患者平衡身心,改善睡眠 。
中医在广泛性焦虑障碍、多动症、双心病、躁狂、阿尔兹海默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上,也都有不少应用发展 。
总体来看,没那么神奇,也没很多人diss的那么不堪 。临床上,中医主要在各种心理疾病和情绪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更年期情绪等,以及各种睡眠障碍、心身疾病疾病方面应用为多;与西医能快速控制精神症状、维持患者社会功能相比,中医可以缓解或消除西药引起的口干、便秘、困倦、躁动及女性月经失调、泌乳等不良反应 。
中西医结合是大主流,刚好可以补充解决西医药治疗存在的问题 。
文章图片
北京某三甲中医院的诊疗项目
当然,对于患者本身,中医药的作用可能不止这些,比如我朋友的父亲,他不能接受自己被诊断为抑郁症/焦虑症,但可以接受和理解中医里的“肝气郁结证”,只是诊断名称的变化,就消除了他的病耻感,让他的治疗依从性得到很大的提升 。但是他并不清楚,其实中医院给他开的药,和在安定开的药,并没有很大差别......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心理学|心理学:哪朵昙花盛开的最绚丽?测测你们的感情是一时还是一世!
- 网易 35岁的生活,比25岁的更好还是更糟?快来发言
- |无论是普通人娴姐,还是女明星倪虹洁,都可以在40岁再次闪闪发光
- |这场“站”役,终究还是我赢了——一座岗楼哨的自述
- 懂得感恩的人,生活多是一帆风顺,并且还是个快乐幸福的人
- 人到低谷才明白,还是得靠自己
- 喜宝|女人命好还是命苦,其实可以看出来,身上的几个特征一目了然
- 本文转自:讽刺与幽默生活到底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潇洒还是“独木桥和小胡同儿”的和憋屈路...|不会拐弯儿的生活,真逗
- 为什么一些公司一年到头都在招聘,是缺人还是找不到人?
- 全职太太|女性回归家庭,是全职太太还是免费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