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音|虚拟偶像推广口红翻车 我开始怀念初音、洛天依了( 二 )


初音|虚拟偶像推广口红翻车 我开始怀念初音、洛天依了
文章插图
叶修代言麦当劳
而那些以品牌代言为使命的虚拟偶像,都没有特别显著的效果。比如肯德基的上校、欧莱雅的M姐、屈臣氏的屈晨曦、花西子的虚拟形象「花西子」。他们名为偶像,但只是一个宣传手段、一个流量入口而已。
因此,虚拟偶像的养成需要「文火慢炖」,切忌批量生产面目模糊、快速变现的工具人。
虚拟偶像会是真人偶像的进阶版吗?
真人偶像常常被认为是一个贩卖梦想的职业,实力、努力、性格都可能是人气来源,能够让粉丝将情感投注在他们身上。
不可避免,真人偶像有人为打造的部分,他们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形象,并非完全真实,而是通过筛选,选择性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虚拟偶像们也是经过精心策划创造出来的兼具美感、技术和人性的作品。
初音|虚拟偶像推广口红翻车 我开始怀念初音、洛天依了
文章插图
AKB48
但至少,虚拟偶像能够让粉丝投注的情感不被浪费,他们是稳定、标准化、完美无瑕的,还可以随时更新和迭代。因此,虚拟偶像也有可能成为真人偶像的进阶版。
《只有神知道的世界》的主人公桂木桂马对游戏偶像的描述同样适用于这里:
初音|虚拟偶像推广口红翻车 我开始怀念初音、洛天依了
文章插图
桂木桂马
「永不劣质化的偶像才是我们所追求的。但现实中的偶像无论如何都会变质的......游戏偶像的进步简直是分秒不停,从点阵图开始,加入了语音,色彩也变多了,最终能够进行育成了,随着设备的发展实现了立体化,故事和情节也得到了充实,设定的加入也是现实中望尘莫及的,在这期间现实偶像有什么进化吗?什么也没有改变。」
但像国内许多不成熟的虚拟偶像,只是借了「虚拟」的红利,并不能体现「偶像」二字。
比如爱奇艺综艺《跨次元新星》里,所有选手都是通过3D建模而形成的,节目中所呈现的选手形象和宣传海报相差甚远,粉丝便调侃「原来在二次元也有生图和精修的差别,选手出场就知道是大型照骗现场」。这种「学三年动画」做出来的效果,不免让人觉得这节目就是来圈钱的而已。
初音|虚拟偶像推广口红翻车 我开始怀念初音、洛天依了
文章插图
《跨次元新星》原画和建模的对比.
虚拟偶像的「虚拟」能够成为优势的前提是,它能够呈现出和真人偶像同样美好的地方,同时免除人之为人难以避开的风险。因为人们的喜欢是基于「人性」的,我们不是喜欢「虚拟」这项技术,而是喜欢「虚拟」能够将美好之处延续和保存。
严格来说,像初音未来、洛天依这样的虚拟歌姬,本质上是一个声库,二次元形象是附属品,和以真人配音为主的虚拟偶像不同。但是她们的确展现了偶像更应有的面目。
初音|虚拟偶像推广口红翻车 我开始怀念初音、洛天依了
文章插图
初音未来
虚拟歌姬们往往由官方提供声库、初始形象和基本人设,后续则主要靠producer(制作者)们不断补充。喜好、声线、个性等都可以二次创作,这使得虚拟歌姬们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比如粉丝以洛天依音库制作的歌曲《千年食谱颂》,赋予了洛天依「吃货」的属性。
初音|虚拟偶像推广口红翻车 我开始怀念初音、洛天依了
文章插图
《千年食谱颂》
正如B站@HSINGBOBO熊提督所说,初音未来是只有在「去中心化」环境下才能诞生的偶像形象。初音未来的成功是无数死宅拿Vocaloid(一种电子音乐制作语音合成软件)的调音器和MMD(一种制作3D动画的程序)软件一部作品一部作品堆出来的。这就是同人创作的力量,也是传统偶像所不可想象的。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