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素明式红木家具|红木家具的“点睛之笔”:小小“铜”活儿有大学问!


苏素明式红木家具|红木家具的“点睛之笔”:小小“铜”活儿有大学问!
文章图片
苏素明式红木家具|红木家具的“点睛之笔”:小小“铜”活儿有大学问!
文章图片
苏素明式红木家具|红木家具的“点睛之笔”:小小“铜”活儿有大学问!
文章图片
苏素明式红木家具|红木家具的“点睛之笔”:小小“铜”活儿有大学问!
文章图片
苏素明式红木家具|红木家具的“点睛之笔”:小小“铜”活儿有大学问!
文章图片
苏素明式红木家具|红木家具的“点睛之笔”:小小“铜”活儿有大学问!
文章图片
苏素明式红木家具|红木家具的“点睛之笔”:小小“铜”活儿有大学问!
文章图片
苏素明式红木家具|红木家具的“点睛之笔”:小小“铜”活儿有大学问!
文章图片
苏素明式红木家具|红木家具的“点睛之笔”:小小“铜”活儿有大学问!
文章图片
苏素明式红木家具|红木家具的“点睛之笔”:小小“铜”活儿有大学问!

如果说榫卯是一件红木家具的“灵魂” , 那铜活儿就是它的“点睛之笔” 。
红木家具因材质珍稀、做工考究被奉为家具中的至尊 , 是品质和品位的象征 , 因而铜活的选材、工艺不能有半点马虎 。
红木家具上的铜活儿使用金属构件有吊牌、面叶、活页、套脚、包角、牛鼻环等 , 铜件的制作工艺分为:镂空、錾花、打毛等 。

点睛之古斯塔夫·艾克曾赞叹:
五金配件于中国家具 , 犹如镀金装饰于洛可可作品 , 这些配件的分布对家具的美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布置这些配件 , 有时看来是利用了黄金分割知识 。

中国家具的历史源远流长 , 在长期的发展中明清时期的铜活家具精品 , 无论在艺术风格、还是在文化底蕴方面 , 都达到了顶峰 , 在世界家具文化史中 , 也拥有着相当高的声望 。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 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 。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用于柜的铜质铰链和用于漆案的边角、足部的镏金铜件、铜案环等 。

金属饰件的装饰功能是以它的实用功能为基础的 , 这些铜构件不仅起到支撑作用 , 也在接榫处起到加固之用 。
大多金属装饰有各自的艺术造型 , 常结合家具的具体风格以一些简洁优美的几何状或寓意吉祥的图案装饰 。
无论是总体比例 , 点面关系还是安装位置都经过精心地构思 , 不仅对家具起到进一步的加固作用 , 同时也为家具增添了色彩 , 达到了繁简适度、美观得体的装饰效果 。
传统家具的金属饰件 , 明代早期和民间多用白铜 , 是铜镍合金 。
白铜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中的杰出成就 , 我国古代把白铜称为\"鋈\" 。

《旧唐书·舆服志》载:自馀一品乘白铜饰犊车 。
也就是说唐代时规定 , 只有为一品朝臣拉车的牛身上 , 才能用白铜作为装饰品 , 表明白铜在唐代相当贵重 。
历史经久 , 白铜表面生成一层氧化层 , 古色盎然 , 和硬木有相得益彰之感 , 而且它硬度高、不易变形、耐腐蚀 , 与黄铜相比 , 其手感更细腻温润 。
晚期至清前期多用黄铜或红铜镀金 , 优美的造型和柔和的色调 , 再配上金光闪闪的金属配件 , 使家具更加美观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