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素明式红木家具|红木家具的“点睛之笔”:小小“铜”活儿有大学问!( 二 )


明式家具上的铜活不仅是一种装饰 , 更是保证家具安全牢固的一个重要部件 , 因此铜件做得是否牢固是考量铜活儿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

民国家具在明清家具的基础上 , 大量引进了西欧风格的铜饰件 , 使得这些饰件原有的特点更加明显 。

铜活儿虽只是红木家具上的附属构件 , 但亦是点睛之笔 。
其中以面叶、吊牌、拍子、钮头、曲曲、包角、合页、提环、拉手等形式变化最为丰富 。
面叶和吊牌或面叶和拍子由曲曲和钮头连接固定 , 方便坚固、实用美观 , 主要用于箱、柜之类家具上 。
吊牌、提环可在门扇的开合碰撞中自由摆动 , 悦耳之声萦绕耳畔 。
合页有明合页与暗合页之分 , 呈两折式 , 便于拆卸 。
明合页显然更注重形态的美化 , 包角主要安装在家具边角起着保护作用 , 并以适合边角形状的纹样来加强整体的协调……

▲《明式家具研究》中的铜活式样
红木家具的铜活儿形态千变万化 , 但主要呈现以简练的几何形状或寓意吉祥的纹样形式 , 常见的几何形状有:
正圆、椭圆、方形、长形、菱形等 , 简洁美观 , 灵活方便;而吉祥图案则有:双喜、双鱼、蝴蝶、云头、花篮、寿桃、寿字、海棠、石榴、元宝、古瓶、秋叶等等 。
面叶、合页常用正圆、长方、委角方、柿蒂、莲瓣、云头、寿字、蝙蝠、蝴蝶等样式 。

吊牌在此基础上更是多姿多彩 , 两种形式兼顾有之 。

综观上述 , 明清家具饰件的形式与内容变化丰富 , 其形态源于自然物象 , 将自然形态删繁就简 , 提炼取舍 , 概括为简练生动、形态饱满、美观大方的饰件艺术形式 。
它们或以曲中见直、圆中见方、虚实相生、繁简得当等对比手法;或以素面无纹、镂空雕刻、堑花图案等装饰艺术手段 。

或以形状和边缘轮廓的丰富变化为表现手法 , 增添了更多的意趣 , 装饰和烘托家具整体的艺术之美 。
铜活儿在美与雅的形式表象下 , 其内涵所折射的吉祥寓意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 饱含着中国传统观念的祈祥纳福 。
其中福禄寿禧财、梅兰竹菊等是传统文化艺术中喜闻乐见的寓意题材 , 以亲切自然的内容和形象表达着人们的美好希冀 , 并将祥和吉庆的象征寓意形式在金属饰件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
如以示吉祥寓意的有:柿子的“柿”与“事”运用谐音为事事如意;瓶寓意平平安安;蝙蝠的“蝠”与“福”音同 , 石榴寓意多子多福 , 因籽粒多表达人们渴望儿孙满堂 。
葫芦有福禄之意;以示长寿寓意的如松、桃、鹤、佛手、万年青;以示爱情的如鸳鸯、蝴蝶、常春藤;以示高洁品格的如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等 。

还可采用图文相互并用之手法 , 彼此衬托 , 更富有含义 。
如松与鹤寓意长寿;牡丹与瓶子即寓意富贵平安;蝙蝠与寿桃寓意五福献寿、荷与梅又是取其谐音表示和和美美……

各种形式交相融合 , 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吉祥纹饰 , 使冷峻的金属饰件饱含生命的灵性 。

红木家具木质色泽温润、纹理流畅 , 是为一种自然之美 。

而铜活儿多以细腻光滑的白铜制成 , 经时间氧化 , 则更显古色盎然 , 铜活儿的形态和光泽与家具木质纹理、颜色相互衬托 , 相得益彰 , 给人以美的享受 , 具有很高的艺术美学风致 。
不过 , 每个历史时期都具有自己的风格特征 。

【苏素明式红木家具|红木家具的“点睛之笔”:小小“铜”活儿有大学问!】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