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层次越高的人,越能放低自己( 二 )


殊不知 , 他们身架抬得越高 , 在别人看来 , 其品行反而越低 。
有句话说得好:“愚者 , 只会抬高自己;智者 , 懂得放低自己 。 ”
1917年春 , 时为国立北京大学的校门口 , 一位儒雅学者脱下礼帽 , 面对迎接他的校工们鞠躬致敬 , 此后每次进校都会如此 。
这位学者就是被北大学子们尊为“永远的校长”的蔡元培 。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 , 求贤若渴 , 听说陈独秀来京 , 他几乎天天上门探访 。
有时去得早 , 遇上陈独秀还没起床 , 蔡元培就叮嘱茶房不要唤醒他 , 只拿个凳子 , 自己坐在门口等 。
蔡元培年长陈独秀十二岁 , 却没有任何的架子 。
陈独秀深感于此 , 接受了蔡元培的邀请 , 留下了一段文坛“三顾茅庐”之佳话 。
蔡元培先生 , 谦逊若此 , 君子之风 , 令人钦敬 。
所谓:
“地低成海 , 人低成王 。 ”
越优秀的人 , 越懂得放低自己 。
无论是居庙堂之高 , 还是处江湖之远 , 学会放低自己 , 在纷繁复杂的尘世自能拥有一方天地 。
3.越能放低自己 , 越能拔高人生
京剧大师梅兰芳有一次在台上表演《霸王别姬》 , 台下的观众连连喝彩 。
唯有一位老者厉声批评道:“不好!不好!这是什么名角 , 连舞剑都走了样 , 还敢登台!”
众人见状 , 纷纷劝慰梅兰芳:“一个老头胡说八道 , 您不必放在心上 。 ”
梅兰芳却没有不了了之 , 还四处托人打听到老者的住处 。
他特意到老人家中拜访 , 恭恭敬敬讨教:“老人家 , 您那天点评得好 , 我的确演艺不精 , 特来向您求教 。 ”
老者却一口回绝:“您可是名角 , 我哪敢指教 。 ”
梅兰芳又深鞠一躬 , 说:“晚辈才疏学浅 , 一心想弘扬国粹 , 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 。 ”
老者还是摇摇头 , 梅兰芳继续鞠躬恳求 , 老者这才说:“既然你这般诚恳 , 我就指点一二吧 。 其实你演得很好 , 唯一不足的是 , 你在台上演的是虞美人 , 可舞剑又是男子的剑法 , 这不符合身份啊!”
梅兰芳听完 , 恍然大悟 , 向老者跪拜道谢 。
从此 , 梅兰芳跟着老者学习不同的男女剑舞 , 艺术造诣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
扁鹊|层次越高的人,越能放低自己
本文图片
众人都夸梅兰芳谦逊好学 , 他却说:“自己不才 , 能有高人相助 , 帮我批评指正 , 那是我的福分 , 当然要虚心学习 。 ”
老话说:“先做学生而后才能做先生 。 ”
放低自己 , 不耻相师 , 是一种姿态 , 时刻将自己放在一个学习者的位置 , 才能收获成长 。
请永远记得 , 人外有人 , 天外有天 。
放低自己不是自我矮化 , 反而是拔高人生所必要的姿态 。
一个人越是把自己的身段放低 , 越能显示自己的胸怀和气度 , 越能赢得别人的理解与认同 。
有一句话说:“空心的禾秆高傲向天 , 饱满的稻穗低身垂地 。 ”
总有人自感怀才不遇 , 实则不懂藏拙纳憨 , 越是抬高自己 , 越是容易踏空掉坑;也有人自知怀才不露 , 内心自成汪洋大海 , 越是放低自己 , 立足点反而会越高 。
生活不是战场 , 无需一较高下 。
当你懂得放低自己 , 就会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 整个世界也会为你让路 。
余生很贵 , 岁月不长 , 愿你我都能学会放低自己 , 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
扁鹊|层次越高的人,越能放低自己
本文图片
文 / 乐在琦中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