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
文章图片
上学时 , 人人都想进名校 。 毕业后才发现 , 真正的名校不在围墙里 , 而在广阔天地中 。
人生的起跑线 , 实际从毕业开始 。 毕业的时候 , 每个人都差不太多 , 但是闯荡若干年之后 , 差距会拉得越来越明显 。 真正的人生挑战 , 都发生在毕业之后 , 而走在前面的人 , 都是不断学习的人 。
人总要告别学生的身份 , 却不能告别学习这项事业 。 有人说 , 中小学学习的 , 是几百年前的文化;大学学习的 , 是过去几十年的知识;而终身学习所学习的 , 常常是最新的、最有用的东西 。 如果不想在社会中退步 , 唯一的办法 , 就是保持终身学习 。
在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 终身学习 , 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必要 。 终身学习的 , 不只是知识、技能 , 也是思维、习惯、性格、眼界……终身学习 , 不一定与名利相关 , 但会决定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
人生是没有毕业的学校 , 在终身学习这门必修课里 , 我们一辈子都要当个学生 。
▽
毕业后 ,
你是否进了一座终身学习的名校?
【大学毕业后,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文|誰最中國
来源|誰最中國(ID:shuizuizhongguo1)
文章图片
互联网人最大的危机 , 叫做35岁 。
大厂员工一到35岁 , 就要面临被裁员的命运 , 几乎成为大众的一种共识 , 是每年都要被讨论的话题 , 也是爆款文章制造年龄焦虑时信手拈来的素材 。
35岁 , 从一个人的正常成长履历来说 , 本应是积累了足够经验 , 渐渐走向成熟、大有作为的年龄 。 然而 , 在我们今天的印象里 , 35岁却成了职业生涯的审判之年 。
有人质疑一些公司的用人方式 , 以消耗员工的青春为基础 。 也有人认为 , 被淘汰的人都是能力不足的人 , 要让自己保持竞争力 , 就要永远保持学习心态 , 拥抱变化 , 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 , 才不会被淘汰 。
文章图片
35岁 , 一些人的事业可能已经走向下坡 。 然而 , 对另一些人来说 , 这个年龄还是太年轻 , 远未到事业有所成就的时候 。
1988年 , 在卢浮宫改造工程落成的晚宴上 , 贝聿铭用他惯有的淡然态度 , 在开场白中讲道:“我已经70岁了 , 终于可以说自己不是一个年轻的建筑师了 。 ”
人们印象里的贝聿铭 , 似乎从来都不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 , 而是一位慈眉善目、喜欢微笑的老者 。 贝聿铭也的确可以用“大器晚成”来形容 。 43岁时 , 他才成立自己的建筑公司 。 1979年 , 他设计的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落成 , 成为他走向事业巅峰的开始 , 而那一年 , 他已经62岁了 。
此后 , 香山饭店、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苏州博物馆……贝聿铭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脚步 , 在岁月的积淀、在接连不断的新挑战中 , 不断发展着自己独具魅力的建筑风格和美学 。
文章图片
诚然 , 隔行如隔山 , 行业不同 , 领域不同 , 发展规律也会有所不同 。 但也有相通的定律:一人一时所拥有的东西总是有限 , 靠已有的东西 , 你永远走不了太远 。
就一个人的成长来说 , 有的人年龄越大 , 渐渐消磨了热情 , 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都没有及时更新 , 在社会中越来越处于落后的地位;而有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 也坚持着自己的成长 , 越来越有热情 , 持续攀登着人生的高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01小梅和老公是大学同学 婚姻出现危机时,大可不必觉得自己的后半生就无望了
- 人到中年,学会这三条职场生存法则,不会被大学生取代
- 看图猜成语:一共9道,大学教授会4道,清华学霸居然1分钟全对
- 很多时候 贫困大学生考试作弊,成绩突然下降,网站批判小美
- 表白|男人和你聊天,若说这些“潜台词”,表明他动情了
- 爱情 男人和你聊天,若说这些“潜台词”,表明他动情了
- 班群 我终于删掉了大学班群
- HR:三无家庭的大学生,再优秀我们也不招!你凭啥否定我的努力
- 重点大学教授工资一个月多少钱?工资条揭露了成人社会的残酷规则
- 豪车|穷人和富人思维有何不同?从买车一事上,就可窥一斑而知全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