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四十岁,真的是开始“不惑”了!
文章图片
时间 , 经历 , 这是让我们得以成长的两项必须条件 。
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 , 人连大脑成熟都做不到 。
近日 ,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 , 人的大脑18岁时还发育不全 , 要到30岁才算成熟 。
而就算是发育成熟后 , 大脑仍存在持续生长的区域——前额叶皮层 。 该区域主管注意力、复杂规划、决策、冲动控制、逻辑思维、组织思维、人格发展、风险管理和短期、长期记忆等 。
所以你看 , 花开需要时间 , 人长大也需要时间 。
除了时间 , 还有经历 , 不然一本书给你你都看不懂 , 因为如果没有身临其境、亲身经历过 , 你就体会不到里面酸甜苦辣的滋味 。
文章图片
杨绛先生说 ,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 , 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 , 是读不懂书的 。 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 , 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 ”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 而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 看世事离奇 , 看沧桑变化 , 看人情冷暖 , 真的是有益于智慧的 。
“世态人情 , 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 , 可当戏看 。 书上的描摹 , 戏里的扮演 , 即使栩栩如生 , 究竟只是文艺作品;人情世态 , 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 , 往往超出情理之外 , 新奇得令人震惊 , 令人骇怪 , 给人以更深刻的效益 , 更奇妙的娱乐 。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 , 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 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 。 ”
比如杨绛就曾和钱钟书带着女儿一起到酒馆、路上去体验世情百态 。
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 我要说的是 ,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 , 生命就是时间 , 30岁到40岁是人的一个关键时期 。
孔夫子说“三十而立 , 四十不惑” , 我觉得三十岁就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时候 , 是为立三观 。
而不惑的意思呢 , 就是一个人要是到了四十岁 , 那么他对人生对世界对生活就基本没有什么迷惑了 。
文章图片
人到四十岁 , 真的是开始“不惑”了!
事实上说 , 四十岁之前 , 人会有很多的不解和困惑 。
我自己就是在最近一两年才真正开始理解一些事情 , 比如人为什么活着 , 人际关系为什么是这样 , 生活的起伏 , 工作的变化 , 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奥秘......
以前也算是看过很多的书 , 看过很多电影、电视剧 , 也经历过很多事情 , 听过很多的道理 , 但总觉得是似是而非 , 有很多的前后矛盾 。
表面看都知道 , 但里面究竟如何 , 还是一知半解 。
所以对人、对物、对自己 , 都会有很多的生硬、谬误和误解 。
不到时候 , 人是真的不明白的 。 很多人 , 很多事 , 你都会看不透 , 而看不透的结果 , 就是人为物转 , 被迷惑 , 被控制 。
什么叫“活明白了”?
《教父》里有句台词:“花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 , 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 ,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 ”
很多人 , 很多事 , 可以一眼看穿因果真相 , 如此就可以审时度势 , 不被迷惑 , 不被欺骗 , 这就算是活明白了 。
文章图片
比如沃伦·巴菲特的亲密战友查理·芒格就曾对年轻人有过三个建议:
1.别兜售你自己不会购买的东西 。
2.别为你不尊敬和敬佩的人工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离婚|女人离婚后生活怎么办?这个女人讲了真心话
- 付出过才知道,这三种人,不值得放在心上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