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雨方法最早是哪里的发明 人工降雨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导语:人工降雨这一发明给人类甚至整个自然界带来极大益处 。当一段时间的雨水比较少时,当干旱比较严重的时候,便可以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来缓解干旱 。不过,多数人其实不知道人工降雨是怎么来的 。到底人工降雨方法最早是哪里的发明呢?一起来了解人工降雨的起源吧 。
人工降雨方法最早是哪里的发明
【人工降雨方法最早是哪里的发明 人工降雨的起源是什么时候】冰箱里 。现代实用的人工降雨方法是美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欧文·兰茂尔发明的,为了研究方便,他在自己研究室的电冰箱里设计了一个装置,其内充满了水蒸气,通过调节冰箱内的温度使这些水蒸气成为模拟真实天气的人工云 。
人工降水,又称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 。其方法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 。
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等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 。人工增雨分为暖云增雨与冷云增雨 。要使暧云(温度高于0℃的云)降水或增雨,要在云中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促使大云滴生成导致形成或增加降水 。若要冷云(温度低于0℃的云)降水,就要用飞机等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从而产生大量冰晶,使冷云上部的冰晶密度增大,促成或增加降水 。
人工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使本来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发而降水,也可使那些水分供应较多、往往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而增加降水量 。但不能自然降水的云能供应的水分较少,因此人工催化的经济价值有限 。
人工降雨条件:
一般在自然云已经降水或者接近于降水的条件下,人工降水的方法才能发挥作用 。由于降水的自然变率很大,人工增加降水量的幅度较小,如何估价人工降水的效果就显得十分困难 。人工催化增加的降水量,是催化后的实际降水量和不经催化的自然可能降水量之差 。实际降水量可以测定,但能否正确估价自然可能降水量,就成了效果检验的关键 。在对降水的物理规律认识不足的情况下,主要依靠统计学的方法对自然可能降水量作出估价 。初期的统计检验方法,多数采用回归统计法,在人工催化目标区附近选择一个不受催化影响的地区作为对比,用历史资料建立目标区和对比区降水量的回归方程 。把人工降水试验期间对比区的降水量代入回归方程,求出目标区的自然可能降水量,再与目标区实测降水量对比,就可估价人工降水的效果 。采用这种方法对于同一次试验,选用不同的对比区或者不同年限的历史资料作对比,得出的结果,可能出入很大,所以这种方法的可信度不高 。一般认为随机试验可以避免主观的偏差得到统计学上的可信估价 。随机试验是把适合于人工降水的试验机会(试验单元)按照随机规则(例如抽签)分成两组:一组催化并观测,另一组不催化只观测,作对比 。当试验单元足够多时,随机决定的两组试验单元的自然条件应该只有极小的系统性差别,而两组试验实测降水量的系统性差异,就可以归之为人工催化的结果 。判断催化效果,存在着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当判断催化有效而实际无效时,常以显著度水平来表示这种可能性 。显著度水平越小,判断催化有效的可信度越高 。在人工降水试验中,一般要求显著度水平小于5%,即可信度大于95%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