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行为的例子:
一个28岁的已婚女人 , 她怕出错 , 怕脏 , 怕受伤 , 怕倒出的水溅回脸盆了 , 就要接水后重倒 , 反复好多次 。
她还有反复洗手、检查、数数等症状 。哪怕自己也知道没有必要 , 哪怕自己也不想这样 , 可是她就是控制不住 。
后来她的症状逐渐加重 , 不敢用手碰袜子 , 冬天温度只有七八度时也不穿袜子 , 怕真菌会染到手上 , 让她得妇科病;怕听到人咳嗽、吐痰;怕玻璃 , 甚至怕带眼镜的人 , 害怕铁的东西、钉子等 , 看到这些就必须闭紧嘴巴 , 到后来尽量避免出门 。
参与治疗前近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她都是在洗东西 , 已不能坚持工作 , 很少出门 。患者感觉非常痛苦 , 她想上班 , 但因病情无法上班(李飞 , 师曾洁 , 张亚林 , 2015) 。
可见 , 强迫症一般都非常严重 , 健康的我们很难真正体会他们的痛苦 。

文章插图
2. 焦虑障碍
典型误读:你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了?
焦虑障碍是另外一个容易被人“小瞧”的障碍 。生活这么累 , 肩上都有一堆担子 , 谁没焦虑过?
确实 , 正常焦虑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 , 它甚至对我们有些“好处” , 比如明天要考试 , 今天感到的焦虑就可以帮我们更努力地准备 。
正常的焦虑是一种有用的情绪 , 它是一种情感表现 , 一种当人们面对潜在或真实的危险时 , 都会产生的情感反应 。
这些焦虑往往因一定原因引起(考试、就业等) , 一般是可以理解的、适度的 。
可一旦谈起焦虑障碍 , 我们可能就不能对它这么轻视了 。
成年人中常见的病理性焦虑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惧症、社交焦虑症、广场恐惧症、特殊恐惧症、惊恐障碍 。
一大串名字列下来 , 看起来就触目惊心 , 事实也确实如此 , 焦虑症可能比你想象得还要普遍 , 17%的18~54岁的美国人(约1600~1800万人) , 都有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的体验 。
所谓的病理性焦虑包括这些特点:无明确致焦虑因素 , 致焦虑因素和反应不相称 , 程度严重 , 持续时间过长 。
这已经和正常的焦虑完全不同了 。焦虑障碍不仅是慢性疾病 , 容易复发 , 而且非常容易和抑郁症等其他心理疾病共病 。
如果你感觉自己出现焦虑障碍 , 千万别小瞧它 。

文章插图
3. 精神分裂症
典型误读:分裂?分裂成了几个人格啊?
听到“分裂”两个字 , 大家很容易联想到人格分裂 。
这概念大家太熟悉了 。毕竟这类精神疾病戏剧性非常强 , 从电影到小说到电视剧 , 都很喜欢选择这个题材创作 。
但是 , 精神分裂症却和分裂的人格一点关系都没有 。
我们需要分清楚两个概念 , 一是“多重人格障碍” , 二是“精神分裂症” 。
首先对于“多重人格障碍”而言 , 更为专业的表达是“分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 , 对这种障碍的核心症状描述如下(张道龙 , 2014):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早起毁上午晚起毁一天?你对睡眠认知有多少
- 大连鼎山在哪里 你要去吗
- 高德地图怎么用3d地图
- 你是不是男人的真爱,无需试探,看几个细节就知道答案
- 唯美走心的句子 句句深刻入心
- 希望你越来越优秀的句子 希望优秀的句子
- 十二月励志语 十二月早安励志语
- 儿媳|“儿媳,我这是替你妈教你”婆婆来度夏,两周后3口之家变1口
- 微信怎么设置密码锁不让别人看 微信怎么设置密码锁不让别人看你知道吗
- 台式电脑配置怎么看 3个方法带你了解